近年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侵扰着众多消费者,当有关专家一次次提示人们如何辨伪识真、如何识别绿色食品时,不安全食品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能以新面孔出现,让人猝不及防。对此,我们是否应该反观自身,检讨一下自己的需求是否超越了现实,以某种非规律性的“色香味”想当然来刺激并引诱某种食品添加剂改变用途或者使用量,来迎合这非分的需求呢?
中国的菜肴在世界上以“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世。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国食品都应该“色香味”俱佳。这里既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违背动植物类食品的原生态性质。
绿豆,我们知道它只是皮为绿色,且不具有色彩的渗透性;其豆瓣则是偏浅灰的黄白色,重量占95%%左右。细心的人会发现,熬好的绿豆汤并不是绿色的,而是浅褐色的。但是,在超市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绿豆粉丝和作为糕点的绿豆糕却要千方百计地使之“白中泛绿”或者“黄中泛绿”;虽说加工工艺不同,在制作这些食品时,绿豆要去皮却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皮都去掉了,不加食品色素的话,绿色从何而来?假如每个消费者都能了解这些,不因原料为绿豆而苛求加工后的食品为绿色,且对有意添加的绿色加以抵制,人们将少摄入多少人工的、合成的色素?同理,山楂的表皮是红色的,其肉则是黄白色。将其粉碎打浆制成果茶或果丹皮,显然不应该是绛红色。但是人们想当然地需要这种绛红色,于是生产者只好用色素满足其需求。绿茶饮料其实也存在类似迎合消费者想当然的“错误需求”,而有意添加色素的情况。
中国的先哲历来强调“四时以常”,四时蔬菜的及时摄入最有益于健康:早春吃菠菜韭菜柳芽清热去火,夏秋吃瓜果解暑益气,立冬吃大白菜……然而,现代大棚养殖技术已使夏菜冬种成为平常事。冬天的西红柿比夏天的还红得透,虽曾引起人们的警觉——有人说是喷洒了催熟剂,有人说是喷洒了某种激素,但是人们还是基于习惯,不自觉地挑选红得透粉的,不愿挑选基于自然的半青半红的。
2002年,北京的水果商为了荔枝的颜色保持鲜亮,竟喷洒某种稀释了的“强酸”;为了跨季节销售获得高利润,近日北京甚至出现了“假菠菜”,形徒相似其实味不同。看来,国人的食品色彩追求狂热,实在是既误导了自己也误导了生产者,更使一些植物类食品逐渐淡化原生态性质。
对于富人来说,他们原以为进口的国际品牌就是免受食品不安全因素困扰的避风港。但是,从上世纪末欧洲的“疯牛病”到饮料与快餐食品中二恶英、苏丹红的出现,以及婴儿奶粉碘超标问题都令先富起来的人也不得安宁。
虽说在商界有“消费者总是对的”这一说法,但是消费者过分膨胀、过分想当然的需求欲望如果误导了产品市场的发展,消费者也确实需要自省,并学习相关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