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德龙将进一步加强同中部农业生产企业的合作,推广新型农产品基地项目。”11月8日,第10届中国连锁店展览会在河南郑州开幕。全球零售批发商业巨头麦德龙(中国)高级副总裁吕国满在展会上表示。
在这种被称之为“源头模式”的农超对接形式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商家直接参与农副产品的生产环节,并从农业企业采购农副产品。吕国满认为这有助于减少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对接保安全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形势,麦德龙更加重视在供应链环节减低损耗,压缩采购成本。事实上,早在2007年麦德龙(中国)就已经着手建立农产品基地的探索。
“农副产品在流通环节,损耗居高不下,一般高达20%,新鲜蔬菜损耗有时竟高达60%。”吕国满同时介绍说,“同等供货的情况下,农超对接成本更低,品质也更有保障。”这意味着,农超对接并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
“面对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麦德龙认为,仅仅依靠生产、流通企业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全程的供应链,因此,我们决心从田间地头抓起。”据吕国满介绍,2007年,麦德龙(中国)与安徽合肥市政府共同建立了新型农产品基地模式,即从生产源头出发保障食品安全。
据介绍,这种农产品基地并非随便找一块农田就可以上马。产品生产过程需要按照欧洲的标准,经过土壤测试、免疫和药物控制、饲料污染控制、生长环境控制等11个复杂而严格的环节。自2007年12月起,合肥基地生产的天然、安全、质量可追溯的农副产品如森淼高品质童子鸡、肥西土鸡、长丰草莓等农副产品已经陆续进入麦德龙在华东地区的11家商场,受到市场普遍欢迎。
建直采基地
盯上中国广大的田间地头,和地方政府共建新型农产品基地,麦德龙旗下的一家独资公司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
麦咨达农技咨询公司(STAR FARM),这家由麦德龙集团独资建立的农业技术公司,依据质量保障体系和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合作企业和农民进行生产、加工、包装、物流及市场运作提供全方位的专业培训与咨询。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卖场、超市等零售企业供应的农副产品货源,主要是供应商从产地的采购,然后供应给前者。多年来,这种“直采基地”模式在促进农业产业化、保障市场供应以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直采基地”模式也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例如,终端零售企业只能在采购前期对供应商的各种生产资质、卫生状况等进行前期审核,对农副产品实际种植生产过程,零售企业很难对农副产品进行全程质量监控,自然无法建立食品安全的可追溯机制。
正是为了从源头抓好质量,麦德龙经过慎重考虑,决意自己投资成立公司,从“教农民怎么种田,怎么包装蔬菜”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开始探索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新模式。尽管从一开始,德国人的这种做法就受到业内外不少人士的质疑,但是麦德龙却坚持认为这种“源头模式”很有意义,将有助于实现“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产品质量控制及可追溯性,带给消费者更多安全可追溯的高质量产品。
“源头模式”开展将近一年,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安徽省长丰县副县长胡成玉说,通过培训,麦咨达帮助草莓生产企业建立起了质量可追溯体系和全程冷链系统,指导3万多户农民推广饼肥使用以改善草莓口味,还专门设计了缓冲包装以便长途运输。“如今长丰草莓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通过麦德龙进入市场后,销售额节节攀升,产品供不应求。农户和农业合作组织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麦咨达的培训,我们公司生产的肥肝达到了国际一流品质,成功地登上了北京奥运会的餐桌。”中国肥肝产业联盟理事长、吉林正方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方国举着一盒鹅肝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购买麦咨达监制产品的消费者只要输入产品上的生产日期和农户编号,就能在麦咨达的网站上找到所购买商品的追溯信息,让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向中西部开辟新的天地,正在成为连锁业的共识。在11月9日召开的农产品对接洽谈会上,来自全国上百个县市农业口的负责人、农贸公司与国家农业部、各省农业厅的官员聚集一堂,和国内外连锁巨头共话合作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