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黄金饰品行业标准不全惹纠纷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本报北京10月29日讯:国际金融危机让人们再次看到了黄金“避风港”的作用。近来,国内不仅黄金销量大增,一些大商场的黄金珠宝首饰销售也持续升温。

  然而记者发现,对于黄金珠宝首饰的买卖双方,这一“避风港”的上空并非永远“万里无云”。由于相关标准不完善,这一领域的消费遇到纠纷时常常无所依循,纠纷处理频现尴尬。据一些地方消费者委员会反映,目前黄金珠宝首饰已成为“最令人头疼”的消费投诉商品。

  行业涉及面广仅有的几个标准无法涵盖所有

  标准未随行业发展完善企业易遭非正常投诉

  检测机构争市场份额零售商“谁也不敢得罪”

  “所有的老板面对金融危机时都不敢往里投钱,可是对黄金珠宝从来不会"不敢",有钱就会往里投!”近日,一位黄金珠宝首饰加工企业的老总,以如此玩笑又不无自豪的口吻,向记者形容其行业所具有的抵御金融风险的优势。

  然而,记者发现,黄金珠宝业的这一优势正面临着行业“标准不全”劣势的挑战。

  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不久前,她丈夫送给她的生日礼物——一枚千足金镶嵌首饰上的宝石丢了,她认为宝石丢失是因为镶嵌不牢,可找到商家后,因为没有办法拿出证据而“碰了一鼻子灰”。

  而来自一些地方消费者委员会的消息称,目前珠宝首饰已成为“最令人头疼”的消费投诉商品。

  事实上,像这位消费者如此“窝心”的大有人在,同时,一些黄金首饰加工企业在处理相关投诉时也是不胜其烦。“没有标准,不知道怎么处理好。”一位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缺少标准纠纷处理没有依据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陆续发布了《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珠宝玉石鉴定》、《钻石分级》、《贵金属饰品术语》等国家标准和轻工行业标准。虽然这些标准大部分制定于2000年后或修改于近一两年,为我国珠宝首饰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质量监督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对规范市场、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标准远远跟不上该行业的迅速发展。以黄金首饰为例,原来做检测时,只检测表面就可以了,像手环的扣、耳钉后面的扣等,是不需检测的。但随着行业的发展,这些方面都需要出台一些标准予以规定。

  据了解,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成色在99%以上的是“足金”,纯度达到99.9%以上的是“千足金”,但现在市场上却流行一种“万足金”,消费者虽然心有疑惑,但在商家的宣传下,欣然购买者也大有人在。

  记者了解到,所谓“万足金”首饰,据称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更先进的工艺,制成的首饰成品中黄金的纯度可达到或超越99.99%,因而企业将其标称为“万足金”。

  深圳百泰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阳将这种做法直言不讳地称为“市场炒作”,因为任何一种工艺技术都不可能把黄金提炼到真正100%的绝对纯,因此国家标准里没有“万足金”这个概念。他说,像现在这样炒作概念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投诉。有关监管部门应该针对这类问题说话,让所有消费者知道什么是判断标准。

  曹阳说,黄金珠宝首饰标准不完善,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在我国,这还是个新兴行业,2003年才开始放开发展。他说:“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往往都是在标准制定之前。而且这个行业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即有黄金、钻石、铂金、钯金,还包括翡翠、宝石、半宝石等等,仅有的几个标准,根本无法涵盖所有产品。”

  记者发现,随着黄金珠宝行业的发展及产品的不断多样化,有关加工制造工艺的投诉也逐渐增多,而我国黄金珠宝首饰工艺制造方面的国家标准,也是个空白。目前所做的检测,检的只是产品的成色,一旦出现源于工艺技术上的问题时,往往是商家与消费者各执一词,谁也拿不出证据。结果吃亏的还是消费者。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由于许多方面没有标准可循,企业处理相关投诉时,往往请检测中心、检测站出个标准,临时做一些检测。这虽然是法律认可的做法,但消费者往往不买账。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消费者对产品存在问题的反映以及在投诉中采取的态度背景复杂,有时消费者的许多不安和怀疑来自于商家之间的竞争,伴随着嫉妒、报复的行业竞争,表现为服务上的不规范,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不正常反应,对投诉的处理形成障碍。

  只有标准化才能够换来市场的规范化。如果标准不根据这个行业的发展尽快完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就容易遭遇到非正常投诉。这位业内人士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当一个行业有了投诉,说明这个行业开始有竞争。当出现非正常投诉时,表明竞争已相当激烈。此时,相关标准一定要跟上。

  检测机构过多权威性却不足

  一方面,我国黄金珠宝首饰标准不完善,另一方面却又面临着相关检测机构过多的问题。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黄金珠宝检测方面,目前不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专业检测机构,还有系统内的如地质方面的、质量方面的检测机构等。由于如今的检测机构已渐渐褪去原有的监督色彩而成为自营机构,其原来的政府行为已逐步转化为企业行为。它们要自己“找饭吃”,要靠检测商品的多少来维护其运营成本,当它们慢慢走向市场互相争夺市场份额时,黄金珠宝零售商便“谁也不敢得罪”。

  “这些检测机构虽然商业化了,可又不同于一般的机构,人家的一纸检验报告,对我们来说非同小可。”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说。

  记者没有得到目前我国珠宝行业质检机构的总数,但被告知,一般在任何一个市场都要有3家左右。我国目前上市销售的每件黄金珠宝首饰都要经过检测。采访中记者发现,对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零售企业来说,检测机构是个自觉回避的话题。有业内人士半开玩笑地形容他眼中的检测机构:“检测时谁都说可以,要权威时却没有人敢站出来,特别是出了问题的时候。”

  有关专家表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市场诚信度问题。在诚信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成本往往会比较高。而市场诚信度要有一个培育的过程。当一个行业经过最初的起步阶段,呈现快速发展时,原来忽略的问题会浮现出来。这时候,最迫切的是完善相关标准,让生产、销售和消费均有章可循。

作者:韩乐悟 来源:法制日报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