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检验周期从1.5天缩短至0.5天,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先机和盈利空间。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浙江检验检疫局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在浙江局,一个以业务为中心,集通关、政务、服务和监管于一体的浙江检验检疫信息化网络体系已初具规模。
由此产生的效率也显而易见,2004~2007年,浙江局检验检疫业务量增长74%,而与之对应的人员增长只有30%左右,检验检疫工作在信息化的支持下,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08年,浙江检验检疫系统信息化建设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浙江局信息中心也正是在这一年应运而生。
让“通关”更便捷
效率的实现得益于信息化的应用。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局,浙江局从2006年4月起启动电子监管系统推广工作,目前电子监管系统已在浙江全省范围内全面铺开。至2008年9月,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实施数据监控电子监管的企业达到3507家,共监管货物70多万批;实施视频监控的场所130处,安装摄像头406个,主要分布在出入境口岸、特殊监管区以及水产品加工、木质包装除害处理、进出口废物等重点敏感商品生产企业。同时,在台州、嘉兴等5个分支检验检疫局推广使用进口废物原料电子监管系统,共处理进口废物原料1.2万余批。
为了让通关更便捷,浙江局已将一批信息化应用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到检验检疫的一线工作中去。到目前为止,浙江检验检疫系统共有19000多家企业安装了电子申报系统,充分享受到“大通关”带来的好处。一些分支局还结合当地情况自行开发设计了相关软件。以嵊泗局为例,该局根据港口工作的具体实际情况,自行开发设计了水尺计重软件,在港口的水尺计重实际操作中,每次工作时间至少能节省30分钟。
搭建公共服务的前沿阵地
网站无疑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手段。为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上更有为,浙江局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构建统一网络平台,建设内、外网综合门户,全面推行内部行政管理、检验检疫业务管理信息化,提升管理效能。
作为全国系统中最早注册网络域名的直属检验检疫局之一,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浙江局电子政务网站已成为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电子政务、疫情通报、服务企业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浙江局下辖的12个分支局和检科院、协会等单位也已建立起自己的网站,不少分支局都与当地政府采取联网合作的方式,提高依法行政和公共服务水平:湖州局外网通过与“湖州在线”等政府门户网站的合作,提供了在线服务;嘉兴局外网与“中国嘉兴”门户网内容和功能接轨,服务企业。
浙江检验检疫系统的网站互相链接,形成一个互动的整体,展示着浙江检验检疫部门的良好形象。
参与口岸建设增强服务能力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对浙江局的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自2006年初浙江电子口岸建设启动以来,浙江局积极支持、参与相关建设,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责任书,并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推动电子口岸建设。今年将在嘉兴乍浦港试行与电子口岸专网对接,实现互联互动、信息共享。
今年7月,浙江局又参与《长三角地区检验检疫机构合作备忘录》签署,并积极开拓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数据平台、开放接口环节,努力在直通放行,检验、监管、执法等信息和资源上实现与成员单位的共享、合作,为推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2008年是浙江省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启动之年,也是该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关键之年。地方政府和进出口企业在检验监管、通关放行等方面实现电子化,与口岸等地方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的呼声日益增强。这对浙江局增强信息技术协同保障能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浙江局正积极创新机制,大力推行信息化与现行检验监管的深度融合,把信息化作为履行职能、落实监督责任的有效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把关能力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