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末是湖北襄樊市襄阳大头菜收获的时节。近日,襄樊市襄阳区张家集村村民陆续将收获的大头菜运到襄樊市浪潮调味品有限公司集中销售。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种植,他们的产品质量好,根本不愁销路。
襄阳大头菜是湖北襄樊市的传统腌制菜品,相传由三国时期躬耕于此地的诸葛亮所创制,故又名“孔明菜”。孔明菜质脆味美、酱香浓郁独特、色泽深褐。
然而在几年前,由于孔明菜基本由家庭作坊加工生产,规模小、牌子杂、质量无法保证,产品主要在本地销售。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工艺守旧,销路越来越差,孔明菜的收购价格也越来越低,许多种植大头菜的农民纷纷改种其他作物,整个产业陷入困境。
2007年5月,襄阳大头菜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为了帮助产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襄阳区质监部门通过实施挖掘孔明菜文化价值、扶植原料生产基地建设、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产品档次和规模等措施,使孔明菜逐渐形成了规模化产业集群。濒临灭绝的传统食品重获新生。目前,襄阳区孔明菜常年栽培面积2000多公顷,年产量2.7万吨,产业收入超过7500万元。
近年来,襄阳区质监部门制订了大头菜无公害或绿色种植技术规程,从育种、栽培到田间管理,推行全过程标准化种植模式。孔明菜的单产和品质大幅度提高,优质品率提高10%,产量提高了15%。同时,襄阳区还确定了孔明菜种植专业乡镇,做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引导更多的农民实现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区标准化种植面积800公顷,占种植面积的40%。同时,他们还制定了大头菜新品种及深度加工品种标准等,对孔明菜加工生产也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
襄樊浪潮调味品公司是襄阳区孔明菜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实行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今年,先后在张家集、东津、双沟、张湾等镇与5000多户菜农签订订单式生产合同,提供良种建立了面积1300多公顷的4个标准化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的孔明菜不仅畅销全国,还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加拿大等国家。2007年7月,该产品被东方航空公司选中,成为航空专用食品的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