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外进出口商品的监督管理,一直是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难点,也是容易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领域。广东检验检疫局根据检验检疫职责和广东出口产品实际,以出口仿真饰品为突破口,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服务企业 提升质量”为导向的非法检商品监管新模式。
彻底摸查 掌握情况
仿真饰品主要用于佩戴,直接和人体皮肤甚至血液接触,因此,国外关于仿真饰品的安全要求主要集中在人身安全方面。近年来,国外发生多起针对中国仿真饰品的召回事件,总数高达两亿件,但很多企业对此茫然不知所从。
由于仿真饰品是非法检商品,出口无须检验检疫部门出具通关单放行,给检验检疫部门掌握其质量状况造成较大困难。今年以来,出口仿真饰品被列入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产品之一,按照广东局局长李延辉的要求,广东局决定采取切实措施,彻底摸清广东出口仿真饰品的质量状况。根据海关出口相关商品名录,该局按地区进行分类,对辖区出口仿真饰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清查,特别是对不涉及生产的贸易公司,一律要求提供产品来源后再上溯至生产厂家进行摸查。经过这种地毯式的反复摸查,基本掌握了辖区所有从事仿真饰品出口企业的数量、产品种类、出口国别、使用材质、执行标准等信息,并编写成《国外仿真饰品技术标准及案例》,送到企业手中,为加强监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各负其责 环环相扣
广东局以出口仿真饰品为突破口创建的非法检商品监管新模式不再以行政命令作为工作的主要手段,而是以“帮扶提升质量,口岸验证监管”为原则,通过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促使企业主动配合检验检疫工作,自觉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安全。做到了直属局、分支局、企业各负其责,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广东局负责对国外针对出口产品的安全要求和案例进行分析汇总,梳理出某类出口产品的检验监管重点;产地局根据广东局下发的分析汇总资料对企业进行宣传贯彻,促使企业意识到安全要求关乎自身的生死存亡,从根本上树立起质量安全意识。同时,对企业产品进行抽查检测;口岸局在口岸实施验证监管,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出国门;企业强化守法经营意识,落实产品质量保障措施。
该模式推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广东局对全省所有172家仿真饰品生产企业实施大规模抽样检测,共抽样1043多款、10000多件,发现存在铅镍过量等召回隐患的产品87款。尤为可喜的是,企业逐步树立了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开始主动接受检验检疫部门监管。以仿真饰品生产重要基地南海为例,通过南海局的工作,仅南海一地,企业就主动封存原定输美含铅饰品25万件。事后,某企业专程给南海局送来感谢信,感谢检验检疫为企业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