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新圩村,彩旗飘展,歌舞欢腾,120户农民乔迁新居,住进了江苏省第一个以标准化服务建设的乡村社区。
美化新环境
在新落成的新圩村村民服务中心的大楼前,挂着一个醒目的牌匾——江苏省乡村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
由乡村村民到社区居民的转变,不只是称呼的变动,更意味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刚刚搬进新家的王义波高兴地告诉记者:“咱们的乡村社区敢和城里的住宅小区相比。”
一栋栋8户联体二层的居民楼、单体别墅楼和老年居住区分布得错落有致,12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配备了标准化的超市、卫生室、党员活动室、农业技术推广室、民警值班室、物业管理办公室等等,并且投资3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自来水厂,投资200万元建成了标准化秸秆气站,投资60万元增添了绿色景点和公共设施,处处体现出一个新农村的景象。
记者看到,居民楼里的每一个设施都按照行业标准化的要求来建设,就连一些指示牌也使用了国家规定的公共信息图型。《乡村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和《乡村社区服务标准化规范》更是用标准细化了乡村文明新规范,做到规范明晰,制度上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怎么做,一目了然。
开辟新模式
新沂市位于东陇海铁路线的中心位置,是江苏的北大门,港头镇新圩村是这里一个普通的村庄,面积6.21平方公里,社会人口3670人。新圩村的前身是友好大队,但是由于经济长期落后,在当地人的心中一直有着“友好不好”的印象。村支部书记卞新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渴望尽快找到乡村发展的新途径。2006年秋,一次农业标准化培训班让新沂质量技术监督局与新圩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新圩村成为江苏省第一个乡村社区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新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新圩村专门成立了农业标准化推广小组,组织农业、畜牧等部门的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举办各类标准化生产培训班,印发技术材料,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在推广水稻、小麦标准化种植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养殖业,并与港头镇政府多次联合组织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学习技术,引种新品种,发展现代农业。
短短两年时间,新圩村不仅在水稻和小麦的种植上达到了标准化的要求,而且建起高效农业的样板区。2007年,全村70户农民投资260万元,新建30栋寿光五代温室、60栋中档设施大棚;每个大棚占地0.1公顷,平均利润3万多元。农民从标准化中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信心,今年又投资建设了100栋高标准大棚。
在畜禽养殖上,该村运用标准化技术兴建苏北鸿运达肉牛养殖场,按照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养牛业。全村30户农民与养殖场签订协议,出栏肉牛1300头,户均年收入4.8万元。在特种养殖上,建成了蓝狐、水貂、貉子等规模养殖小区4个,带动全村农民发展特种养殖。
在标准化理念的指导下,新圩村实现了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2007年,全村生产总值实现3100万元,人均收入5700元。
拓展新空间
尝到了标准化甜头的新圩村人,又用标准化的理念去建设新家园。
新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熊国强介绍,在服务新村庄的建设上,该局会同规划、土地、设计、港头镇政府等单位,按照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新圩村建设标准化社区的指导意见和实施细则》,涉及到住房面积、社区绿化、工程质量、社区服务、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按照这些标准,2007年5月,新圩村专门规划20公顷土地,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全村1200户村民的整体搬迁。经过1年多的建设,目前,新圩村已建成300套居民楼,120户村民开始搬入自己的新家,预计年底可以入住500户。
港头镇党委书记黄美龙介绍说,通过建设标准化乡村,等于用20公顷的土地换回了100公顷的老村庄,这样就可以开发出80公顷土地。他说,新圩村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实行统一开发,建设高效标准化农业园,为新圩村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