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至23日,由国家认监委在京组织召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全过程监管工作交流会,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作为CCC认证活动的各实施主体,如何才能畅通渠道,做好与CCC认证全过程监管的无缝对接,实现监管网络的全覆盖?
四个关注
认证有效性是认证制度的生命线。专家指出,为保证CCC认证有效实施,作为地方质检部门,当前的重点是普查建档,全面掌握CCC认证产品质量状况。按照“有证有厂、有证无厂、产品出口、关闭搬迁、无证和不列入CCC认证目录”6种基本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摸底,摸清底数。
结合普查以及认证机构提供的相关信息,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特别要对小、散、乱和质量问题多的,证书被暂停、撤销或注销的,新投资和新迁入的企业,及时跟踪、制定开展日常巡查和重点监督的具体方案。
构建产品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产品监督信息的交流,及时将产品跟踪监管的信息反馈给相关方面,形成监管和执法互动,实现强制性产品认证监管全国一盘棋,同时借助系统联动措施,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加大对CCC认证不合格后处理的社会曝光力度,形成社会对CCC认证门槛的重新认知。
做好培训,强化责任提高素质。定期开展对一线业务和执法人员的CCC认证要求培训和指导。
两个试点 一个接口
有效的监督是实现CCC有效性的关键。为建立有效的产品获证后的监督管理体系,此次分别选取了玩具和电线电缆两类社会影响面大、行业情况复杂,同时也列入国家质检总局专项整治重点的产品,进行全过程监管试点。试点方案在充分考虑认证过程各环节特点的基础上,按照两类产品各自特点、政府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的职责,分别提出了监管的要求。
建立“证后不符合信息收集及处理的定期通报制度”,做好CCC认证结果监督检查的后处理接口。认证监管部门为认证机构收集CCC认证监督检查结果信息搭建平台,同时要求认证机构重点收集质检总局涉及CCC认证产品的国抽数据、工商总局市场抽查数据、国家认监委年度专项监督检查和地方质检部门监督抽查数据。认证机构在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后处理措施,确保CCC认证的有效性。
三项制度
作为第三方独立的机构,公正性、权威性、透明性是认证机构的本质属性。那么,在CCC认证全过程监管中,如何提高认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认证有效性?专家认为,当前,CCC指定认证机构应重点落实三项制度。
继续深入开展“CCC认证分类监管制度”。2006年起,我国开始对电子电器、汽车、涂料等强制性目录内产品风险分析,并完成相应实施规则的调整。在此基础上,今后将严格督促认证机构按规则要求的具体操作方式,融入CCC认证实施环节,对获证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同时认证机构要主动将分类管理的情况,与地方质检部门的分类监管信息对接,寻求行政监管措施的强有力支持;根据企业和产品分类结果,保证证后监管重点突出、措施得当、以市场效果为导向,从而维护CCC认证制度准入门槛的严肃性。
继续建立完善“CCC认证质量追溯制度”。从2007年下半年起,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为认证机构试点,按照国务院专项整治的要求,我国开始建立产品受理、样品检测和工厂检查、证后监督的认证流程责任追溯体系。预计该体系在今年年底初步完善。届时,将以全部指定机构同行评议的方式,检验完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的操作性。
建立有效的“CCC认证不合格后处理制度”。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实施规则》,今后将从重、从快处理“样品与实物不符、审查现场与生产现场不符、假冒ODM(原始厂商设计)贴牌生产、产品变更违规操作”等突出问题,坚决撤销一批诚信水平低、质量意识淡薄的CCC获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