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农产品安全标准的提高,山东安丘市农民谭大姐的大姜从一斤0.4元卖到了1.5元-3元。因为农业标准化建设,山东很多出口基地的农产品可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
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厅了解到,从2000年开始,山东省对原有的农业标准进行了清理,并投资2000多万元加快农业标准制定和修改的步伐。按照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消费的要求,建立农产品的标准和产品生产的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目前,山东省已经制定农业地方标准560多项,地方规范1700多项。
依托新的农业标准,山东省强化政策扶持和市场引导,坚持不懈地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建立国家、省、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60个,标准化种养基地2600多个,各级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4000多万亩。
事实上,中国的农业生产现状与日益严格的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现行的土地政策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出口农业要求规模化大批量的基地生产,要根据各国的标准要求执行良好的农业操作规范GAP。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土地政策是以户为主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其优点在于责任明确、机制灵活,有利于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而缺点是规模过于狭小,对于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实行机械化作业,有效控制病虫害、调整生产结构等现代农业发展十分不利。
二是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缺位与严格的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先是放开了生产资料经营,之后又取消了农药经营的许可前置,目前农药的经营与一般商品没有差别。这一做法在繁荣搞活农药市场的同时,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同时,由于使用农药的多数是分散在农村的普通农民,安全用药意识比较薄弱,农药的使用基本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农民群众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成本和效果,而忽视药残的危害。这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达标率低的关键因素。
三是紧密的产、加、销关系与割裂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出口农业的产业链条虽然已经形成,但多数的连接并不紧密,环节之间既无产权的关联,也缺少利益机制的衔接,产业链条十分脆弱。生产、加工、销售多数分属不同的利益主体,中间往往又缺乏一种合理有效的利益制衡机制和有效追溯体系。
如何把农民分散的土地统一起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依靠更先进的组织形式实现土地、资本、家庭劳动的最佳组合;把分散的执法管理机构整合起来,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实现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山东省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主要的做法,就是健全质量标准体系,加快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在基地管理上,重点强调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动植物防疫以及生产档案的建立,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禁止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兽药的使用。通过建立标准化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带动全省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形成了从种植到销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供应农药、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产品的模式。
据介绍,农业标准化的实施使山东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达到95%以上。到“十一五”末,山东全省“菜篮子”产品、出口农产品将基本实现生产基地化、标准化,90%以上的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山东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去年,山东农产品出口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出口额达92亿美元。这一成就,得益于山东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为山东农业产业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我们很难分清是标准化推动了山东农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还是产业化、国际化促进了山东农业标准化的提高。在这种交融互进中纵览山东农业30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忽然意识到,这实质上就是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