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每年向大气排放约2000万吨VOC,其中约20%由涂料造成。涂料除大量VOC挥发造成污染外,还存在合成树脂中残留有害化合物的污染,使用重金属颜料造成的污染、有害助剂的污染等,并且存在直接污染和间接污染,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目前,国际涂料业向低污染化方向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涂料的水性化、无溶剂化和高固体分化,其中最成功的是建筑涂料的水性化。建筑涂料是涂料中产量最大的品种,约占涂料总量的40%,其中约70%已实现水性化,代表性品种是水性乳胶漆。工业涂料的低污染化途径较复杂,但也仍显示出水性化、无溶剂化(粉末涂料、反差型涂料、辐射固化涂料)和高固体分化的发展趋势。
低污染或环境友好型涂料在国际上受到极大关注,是涂料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各国特别是美欧等发达国家VOC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法规及标准,对涂料中VOC的含量及释放进行限制,从而迫使绝大多数涂料生产及应用企业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研发低污染型涂料。这是由标准和法规推动技术进步的典型范例。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的低污染化涂料标准体系和相关基础标准,严重制约了国内低污染涂料的发展,影响了立法和“绿色认证”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减缓了国内涂料业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影响了国产涂料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目前,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在筹划编制《中国涂料低污染化发展标准体系指南》,目标是在5年内将涉及涂料的全部ISO相关标准转化为国标,形成我国与ISO一致的一系列基础和方法标准,为我国低污染化涂料产品开发奠定技术标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