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安徽检验检疫在30年改革开放中的8年发展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8年奋斗 检验检疫融入世界与时代俱进

  史料记载,唐朝时期,安徽的徽商群体逐渐形成。徽商将安徽的丝绸和茶叶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亚欧各国。清光绪二年,安徽芜湖被列为通商口岸。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安徽对外贸易执行国家下达的出口商品收购调拨计划任务,不直接对外经营。

  1978年安徽进出口总额仅0.112亿美元。2007年达到171.3亿美元。29年增长1529倍。这期间,安徽外贸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连续多年位居中西部第一。

  检验检疫因对外开放需要而产生,随对外贸易发展而壮大。1958年安徽商检机构成立,1964年动植物检疫机构成立,1982年卫生检疫机构成立。1999年6月25日,“三检”合并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安徽局目前下辖芜湖、安庆、蚌埠、马鞍山、铜陵、黄山、阜阳、池州8个检验检疫局、淮北办事处和合肥机场办事处。六安、滁州、宣城3个检验检疫局正在筹建。

  8年来,安徽检验检疫发展走过了关键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至2002年,主要是理顺业务关系,调整内部职能。第二阶段,从2003年开始,大力加快基础建设和技能建设投入,执法监管对接世界,技能建设瞄准世界,检验检疫水平达到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第三阶段,从2005年开始,进行执法监管科学性研究创新,业务管理流程改革,规范检验规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增强执法监管有效。

  8年来,安徽局检验检疫出入境商品批次每年按120%增长,货值每年按200%增长,自检率达到73%,检验检疫覆盖率达到50-60%。8年索赔3895.56万美元,通过推广普惠制和区域优惠政策,为出口企业争取国外关税减免6.4亿美元。

  8年来,全局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5167万元,地方政府支持4254万元,分支局新增办公用地70多亩,新建了省局、芜湖局、黄山局、铜陵局、池州局综合实验楼;解决了淮北、新站开发区和芜湖出口加工区办事处的综合办公用房;改善了马鞍山局、安庆局、阜阳局、合肥骆岗机场的办公条件。全系统综合办公用房总面积由3.8万平方米增加到6.4万平方米,净增2.6万平方米,增长68.4%。基础建设有了根本性的转变,适应了业务发展的需要。

  8年来,安徽局设备投入由2400万增长到4872万,年均递增17.2%,总值增长2.30倍。实验室用房面积由6年前的2400平方米增加到12600平方米,增长了4.25倍。目前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质检总局中心实验室7个,有15个常规实验室。与法国、美国检测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安徽局建立了具有执法性和权威性的农产品、食品等检测研发中心。按生物、化学、纺织、有色金属等类别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均已通过CNAS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

  8年来,新开设二甘醇、氟喹诺酮等300多个新检测项目,检测覆盖汽车、叉车、钢材、有色金属、轮胎、家用电器、羽绒制品、纺织品、玩具、柠檬酸、茶叶、柳编等。检测项目不断扩充,检测精度不断提高,检出率年年上升,有效地保证了质量安全,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在参加APLAC(亚太实验室合作组织)、IDFB(国际羽绒羽毛局)、FAPAS(英国弗帕斯)和CNAS等组织举办的历次能力验证和水平测试中均取得满意结果。

  8年来,科研成绩显著。承担和完成了质检总局、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研重点项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60多项研究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危险化学品包装储运和管理标准研究》等10多项主持课题、标准和论文获总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和科技论文奖。

  从2001年入世后,安徽检验检疫局面对着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面对着中国经济进入国际经济圈的大环境,面对着中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机制。针对诸多新问题:WTO规则的五大原则要求;国民待遇原则怎样在中国实施;中国享有了国际的同等待遇,同时怎样承担国际的相关义务;中国质量“四大标准”怎样与世界国际标准对接;实验检测能力水平较低,不能检、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怎样尽快解决;检验检疫未入世前对世界不了解,老方法老方式一直捆绑着我们的改革步伐;许多国际强制性监管做法、项目互认机制、实验室认可、农产品基地备案都需要按国际惯例去做,帮助企业有效获取国际市场准入等等方面的问题。机遇与挑战的“双刃剑”已经出鞘亮剑。国家质检总局坚决执行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审时度势,沉着应对,以市场经济为主体,以质量取胜为核心,抓住了机遇,针对不同时期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对各直属局实施坚强有效的领导,使检验检疫这支队伍昂首阔步地跨入世界。有效地管理了进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的经济秩序,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的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手段应对了国际各种挑战。

  在入世五年的过渡期间,安徽检验检疫局以WTO七大原则为工作的基本要求,认证认可工作在国际间有效的推进,公正透明的执法原则得到实施,质量标准加快跟进,使出口产品国际采标率从14%提高到现在的近80%,使中国的质量管理迅速地与国际管理接轨。根据各阶段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抓好总局提出的“四个转变”和“六个适应”的工作,建设发展中以“五个现代化”为目标,科学地规划实验室布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常规实验室五年时间完成了70%。推广先进生产管理方法,做好GAP农业示范,加强与地方政府协作形成合力,提高安徽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入世过渡期的前期和中期,美国、欧盟、日本等先进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RoHS指令、EuP指令、REACH法规、“肯定列表制度”等技术性贸易措施,提高了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检测数据量级标准,这些贸易保护的技术措施都未能阻碍中国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被检验检疫一一攻破,中国入世之后顺利地跨入世界贸易第二大国。

  8年的历程和磨砺,安徽检验检疫队伍成为一支能战斗、能吃苦、能奉献、懂法律、有技术、有能力的高素质群体。成为一支再大的苦也能吃,再大的难也敢啃,冲能冲的上,打能打的赢的战斗集体。8年取得的成绩,是在总局的正确领导下,是总局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安徽局党组脚踏实地抓落实,求真务实抓工作,干部职工齐奋斗的结果。是上级科学领导与下属单位扎实执行结合的写照。8年的历程,是使中国检验检疫真正成为一支坚强国门卫士的历程,是检验检疫充分与世界融合得到世界认可的历程,演绎了中国检验检疫与时俱进的一部大片。

  8年轨迹 科学理论指导才有科学发展之路

  安徽外贸领跑中西部,安徽检验检疫位列中西部“第一方阵”。检验检疫工作融入了地方经济发展大局,进入了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担当了守卫国门的重任,解决了外贸发展中一系列敏感问题,赢得了地方政府、企业的尊重和赞赏。

  8年来,安徽局打破框框拓思路,依据职能职责搞改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思路,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为抓手,业务改革以增强执法监管有效性为目标,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以效能为重点,检验监管改革以保证产品质量为核心。严守执法行政许可,维护市场公平公正,突出执法科学严谨,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一)世界要求才是检验检疫工作科学定位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强调要“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入世对中国检验检疫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管理出口商品是我们执法监管的总趋势。入世后,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又在不断发生,新的更高的技术法规不断颁布实施,合格评定程序层出不穷,中国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不能对接,产品出口国的标准各异。质量标准的一个个复杂问题,中国国际采标率成为一个凸显的问题。中国产品技术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进入国际竞争的大市场举步维艰。熟悉中国,是检验检疫应知,了解世界是检验检疫知识必须,检验检疫不仅是让中国满意,还必须让世界满意才是工作的根本要求。检验检疫部门不仅仅是维护中国四大安全,维护全球四大安全也是我们的职责。这就是检验检疫的定位,这才是我们思考路径的源点。

  (二)学习世界先进充当企业科学发展的引领者

  目前,帮助安徽局建设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44家,基地出口农产品占出口总份额40%。种养殖基地备案189家,45万亩。水产品基地备案28家,48万亩。推荐GAP试点单位11家。开展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水质、土壤、大气、农兽药残留的检测,每年参数达8万多个。

  通过评审认证企业1815家,其中ISO9000认证1556家,ISO14000认证132家,ISO18000认证68家,HACCP认证59家。按照企业认证评审、产品检测评定的科学方法,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产品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执法监管效率。目前,全省有一类企业43家,二类企业140家。

  (三)针对国外技术法规科学指导企业应对

  安徽局先后建立了世界标准信息库,最新标准5万多条。包括CAC(食品卫生法典)、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等国际标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最新标准。国外标准在发布的24小时内,我们就可以告知企业。无偿为企业开展国外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咨询、培训工作。

  加强对受国外通报企业的相应处置工作,不断加强对国外通报、退货、召回商品调查追溯工作。承担开展了WTO/TBT、SPS信息搜集、研究、咨询、发布工作,对企业进行应对欧盟的RoHS、WEEE、EuP指令,REACH法规,以及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等技能的培训指导。发挥协会纽带桥梁作用,加强与进出口企业法人代表联系,建立检企间的交流互动制度。提高企业应对能力,帮助企业减少出口风险。

  (四)改革执法监管讲科学有科学目标

  转变检验监管老方式,由检验为主转为监督为主,明确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位置。按检验检疫法规要求管理企业,提高企业社会公民诚信意识,企业科技含量高,自动化水平高,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检测成体系,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增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抓住“三证”制度,严格体系和强制性认证。抓住认评审检关,通过对产品的质量、性能、环保、耗能等检测按国际要求确定产品风险等级,坚持以数字评判,以风险监管,产品该管的要管的住管的好,产品该放的要放的下能放心。

  (五)科学理财才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发展之本

  加强财务管理水平。体现在财务政策理解准确,财务政策灵活运用,科学理财开源节流,资源配置合理。盘活存量资产,让闲置资产可以赚钱增值,资金使用有效有益,要舍得用自有资金,要会用自有资金,让其滚动周转,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利用财务优势,把企事业单位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作为同样重要工作来抓。企事业做的好对机关有利,企事业做的不好对机关不仅无利还会有害。“一体两翼”完整才能飞起来。严格政事、政企、事企分开,界定业务性质,规定企事业业务范围,支持企事业开展业务,给予权让其负责,引入现代企事业机制,给其优惠政策,注入企事业单位的活力。坚决不按行政方式来管企事业。指导企事业单位效益投向,把它作为促进机关发展,推进机关建设,补充发展不足,共同发展的整体。

  (六)信息建设便利企业体现执法效能科学

  8年间,安徽局共签发各类证单110多万份,其中原产地证书30万份,签证金额超100亿美元。我局原产地证签证量连续5年位列内地局前茅。

  为贯彻总局提出的“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要求,投入建设了e-CIQ系统,推行了“六项电子业务”,即:电子报检、电子转单、电子签证、电子监管、电子放行、电子收费。全省出口企业实现了远程报检,电子放行,出证放行时间,缩短到几秒钟,每票货物放行时间只需要两分三十秒。做到了企业报检不出门,缴费不跑路,拿证不误时。电子报检率100%,电子放行率达95%。

  (七)强化执法监督科学性履行国门第一责任人

  2007年安徽局一年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达10.44万批,货值62.22亿美元,比8年前增长了1.70倍和4.33倍。安徽局目前从事检验检疫工作的160人计算,人均全年检验检疫653批次,货值3890万美元,创造了检验检疫系统人均业务量的“安徽奇迹”。

  安徽进出口大宗商品共有17大类,分别是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机电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纺织产品、矿产品、金属材料、成套设备、危险品包装等。仅2007年一年,在出境货物中检验出111批、257万美元的不合格商品,擦亮了“安徽制造”的国际形象。

  2007年一年,检疫集装箱12.23万标箱,截获动植物疫情687起。检疫查验出入境飞机1362架次,对出入境人员实施监测体检2.29万人次,预防接种2.83万人次,检出各种病例11514例。检验检疫成为一个专业技术的“集团军”。

  8年诠释 质检发展的宝贵理论财富

  回眸安徽局8年的发展历程,是一篇检验检疫在江淮大地上浓墨重彩地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的历史。在总局正确的领导下,安徽局认真贯彻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以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发展要求,以“四个安全”为工作宗旨,以产品质量监管为主业,承当促进外贸发展助推器,通过检验监管业务工作研究,不断完善业务管理程序,增强执法的高效率有效性。

  8年的发展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瞬间,但在一个单位和人的一生中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我们的观念更时代化了,学习的知识更丰盈了,眼界思路更宽阔了,经验更丰富了。8年的经验和启示共集成一部检验检疫建设发展的理论财富大全。

  八年的历程给今后的工作指明了一条更光明的前程。

  (一)解放思想是科学发展唯一的动力。关注时代的经济特征,把握当今的经济特点,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和世界的大形势,是质检解放思想的时代要求,立足两个市场,抓住主业宗旨,与时俱进拓展视野创新思路,着力树立战略思维路径,创新机制检验监管模式,切实做到检验监管的有效性,提高行政执法的有效性,这是祖国赋予我的责任,是世界对检验检疫的要求。两个市场是我们定位思考问题是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研究入世后的经济大环境,以世界经济特征和经济特点作为我们工作的“标靶”。检验检疫既要做好企业扶持者,又要做监督者,既要做好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又要作为市场经济的维护者。针对形势,执法有责。执法要讲科学,监管要讲数字,加速建设自身检测制标能力,不断增加检测项目覆盖而不断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不断修订检测规程和标准,成为具有领先水平的检测执法部门,这才能取信于人民,才能取信于世界,才能构建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

  (三)正确学习理解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坚决认真贯彻总局的各项要求是我们建设发展的“航标灯”。在建设发展中必须始终紧扣质检总局提出的“五化”的发展要求,即:管理现代化、装备现代化、质量现代化、标准现代化、人员素质现代化。现代化才是检验检疫国际化的基础。

  (四)改革才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才能保证检验检疫工作质量。我们要基于实情实况,借鉴系统经验,前瞻思维,主动积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子系统建设入手,有效地建设一个完整的体系,才能达到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的目标。围绕质量宗旨,坚持认证、评审、评定、检测、监管、监测、追溯七个环节,做到管理到位,流程科学,运行高效。

  (五)与地方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与地方生产企业同步发展,才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土壤。建设发展要结合经济实情,资源配置要根据业务需要。“以质取胜”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检验检疫在工作中坚持公平服务企业,以帮助企业的制度建设、体系建设、信誉建设为重点,提高企业文化层次,增强企业素质。服务不违反市场规律,监督要体现帮扶提高。

  (六)深化干部制度建设,“两支队伍”建设一起抓。对技术干部培养教育以检测与研究双重人才为目标,培养技术人员,成为了解中国了解国际技术,跟进世界技术发展的开放性技术人才。领导干部培养教育以精通法规政策和熟悉业务的知识型领导,以廉洁、勤政、务实、忠诚为目标,建设一支讲政治、有思想、善思考、懂业务、明法律、有能力、善管理、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起表率、严自律的领导干部和领导集体。

  (七)廉政建设是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抓好思想作风廉政建设关键在领导,重点也在领导。一把手廉洁自律、勤政务实最重要,抓一把手廉政勤政必须抓好党风廉政责任制各项规定的执行,将“一岗双责”落在实处。抓行风建设关键是要牵住效能建设这个“牛鼻子”,重点在教育、基础在制度,有效在监督。

  八年历程的启示,同是理论财富的一部分。从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特征及中国和世界经济特点确定战略思维路径。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来思考工作,质量问题是中国和世界共同面临的永久的课题。重执法管理,轻技术支持,重服务企业,轻执法监督,“两重两轻”是影响执法质量的根本问题。检验检疫执法的性质决定了它不能违背市场规律。检验检疫技术装备和技术储备要与产业和科技发展相适应,行政执法才能有力。执法监管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方便企业为要求,业务改革必须符合国情企情,当具备技术支持条件才能推行。

  回首八年,我们感到光荣而自豪,瞻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步伐更坚强,我们的事业无比荣耀,我们前程会更加辉煌,检验检疫的风采会更加绚丽多姿。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3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