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标准是技术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是产业竞争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一定程度上说,专利控制产品,标准控制产业链。技术标准竞争的背后,实则是企业乃至国家对行业话语权的争夺和市场利益的分割,是对自身利益游戏规则的重新构建。国家科技部提出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正是基于技术标准在全球化竞争中重要作用的战略部署。
不可否认,在与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竞争中,整体上我国处于弱势地位,但并不等于没有赢得胜利的机会,如我国的家电、手机等行业的许多“本土”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市场竞争中就曾赢得主动,格兰仕甚至逼得竞争对手关闭其生产线。国内企业可以采用“本土”方式,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巨大的市场(用户群)和网络渠道等,进行差异化的企业技术标准竞争战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技术标准竞争中,每个企业必须关注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企业所在行业面临的技术标准竞争环境压力有多大?第二,企业的优势资源如技术研发、营销网络/渠道、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应对企业标准国际化的能力怎么样?以下试图从企业与跨国公司技术标准竞争案例分析人手,对全球化格局下企业技术标准的不同战略定位进行探讨,供读者参考。
1产业扩展型——强占技术标准制高点,尽快扩至产业链,取得整体突破,创造垄断利润
如果企业所处行业(或产业)面临的技术标准竞争激烈,但尚未形成完整的行业(或产业)技术标准体系,而企业本身又拥有非常强大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以及具有相当竞争实力的系列相关产品,这时,企业可以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以其在本地市场的成功为平台,在行业(或产业)层面上开展技术标准竞争,从整体上实施突破,以强占行业(或产业)技术标准制高点姿态,向海外强势扩展。“产业扩展型”一般比较适合电子信息、基因工程、电动汽车、磁悬浮等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我国少数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
对于“产业扩展型”企业而言,如何将企业现有相关产品的系列技术标准或技术标准群整会扩展至整个产业链,并积极寻求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则是“产业扩展型”企业影响与掌控整个产业链、创造和维持垄断利润的关键。
链接一:产业扩展——王者气概、华为先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殖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的民营企业。公司通过实施专利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专注于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历经十余年艰苦奋斗,形成了完整的自主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和管理创新体系,建立了面向全球的产品研究开发与市场销售与服务体系,取得通信核心网络技术产业技术标准竞争的整体优势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公司现拥有专利3889项,其中85%属于发明专利,包括426项PCI国际和国外专利;加入39个国际标准组织和论坛,是国际ITU-T、R、D三个部门的部门成员(小M),并负责和参与十几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公司在SDH光网络、接入网、智能网。信令网、电信级Internet接人服务器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DWDM、C&CO8iNET综合网络平台、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移动通信等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公司产品覆盖4O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众多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如交换接入产品连续三年居全球第一,NGN和ADSL居全球第二,光网络为亚太第一、世界第四。
华为正是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创新与研发能力和技术领先的系列产品,不仅成为通信核心网络产业链的领跑者,朝着世界级的电信设备与服务提供商迈进,而且创造了令竞争对手惊羡的垄断利润。在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的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利润总额排序中,华为以3O亿元的利润傲视群雄,成为中国电子信息行业最赚钱的公司。(企业数据来源: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网站http://WWW.huawel.com)
2 产品竞争型——集中优势,单兵突破,攫取高瑞利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果企业所处行业(或产业)面临的技术标准竞争环境不仅激烈,而且行业(或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已基本完善,企业本身仅在个别产品上拥有比较强大的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产品技术标准领先,但要在行业整体上取胜比较困难。这时,企业可以在个别产品标准竞争上进行突破,生产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通过开拓高端产品,向全球市场扩展,避免形成产品同质化一价格战一反倾销一公司超微利甚至亏损的恶性循环。“产品竞争型”一般比较适合技术比较成熟、市场竞争充分的家电、电子、精细化工、机械设备等传统产业。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一批具有技术竞争能力的企业,如长虹〕TCL、海尔等。
对于“产品竞争型”企业而言,剥离部分业务(或产品),将企业现有但不具有技术领先的部分业务(或产品)外包出去,集中资源将优势产品做强做大形成高端产品系列,尽快打造企业技术标准核心竞争平台,由“规模性经营”向“技术性经营”转变,则是“产品竞争型”企业攫取高端市场利润,走持续发展之路的关键。
链接二:产品竞争——上兵伐谋、TCL布道等离子
中国彩电行业在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快速增长后,产品市场环境在90年代后期发生了质的改变。产品因严重同质化而引发大规模价格战,中低端彩电国内市场进入“超微利时代”,而向海外扩张又颁繁遭遇反倾销,彩电行业利润率下降,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国内一些彩电企业开始寻求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端产品,由“规模性经营”向“技术性经营”转变。TCL在长虹率先推出精显背投、标榜“背投=长虹”市场概念的同时,确立了TCL等离子彩电(PDP)的高端战略方向。目前,TCL已经掌握了除等离子模组(PDPModule)和EMI滤波玻璃外的所有等离子关键技术,成为继日韩企业之后世界上第7个拥有等离子电视核心技术的企业。上兵伐谋,TCL从一开始就谋求在技术标准竞争中争取主导权来获取产品核心竞争力。早在产品研发阶段,就积极参与中国等离子彩电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在2003年国家信息产业部成立的国家“平板显示技术标准工作组”等离子电视国家标准组出任组长。担纲TCL等离子研发的技术人员也进入IEC等离子国际标准委员会,参与全球等离子标准的制定。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等离子电视的迅猛增长,国家已把等离子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并列为国家数字电视专项工作工程重点,一个全球化的完整的等离子产业链即将形成。TCL以等离子彩电产品为突破点,成为全球等离子技术标准竞争中的主角之一。为处于“超微利时代”的中国家电企业通过产品标准竞争,开拓高端市场,获取超额利润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规避反倾销等贸易纠纷也有积极意义。(企业数据来源:TCL集团网站http://WWW.tCl.COm和媒体)
3 市场引领型——以市场和渠道确立“事实标准”,为后来竞争者构筑壁垒,谋取利润最大化
标准和市场是互动的,标准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但标准最终只能市场化才能体现其价值。没有一定数量用户的产品,即使其发端于再好再高的标准,仍然会被束之高阁或被市场淘汰。当初拥有66颗工作星和8颗备份星,号称地球上任何“能见到天的地方”都可以进行无缝隙的通信联络铱系统,由于得不到市场的认同不得不无疾而终,最后把66颗铱星坠入大气层销毁。如果企业现有产品或技术拥有庞大用户和市场潜力,虽然其技术标准并不是最先进的,但企业同样通过市场和渠道先确立“事实标准”,再谋求标准国际化,从而最后赢得竞争。“市场引领型”一般比较适合新兴行业(或产业)和产品,例如物流、TD-CDMA、小灵通等。目前中国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拥有巨大的市场,这种规模效应完全可以催生技术普及成为标准。在国外难以形成标准的技术,在中国可能因市场的迅猛普及反而会更快形成标准,并向全世界扩散。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纷纷移向中国,以及在中国投放最新款式,与此都有一定关系。
对于“市场引领型”企业,在巩固现有市场和渠道优势的同时,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使之形成“事实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制定国际标准的主导权,从而构筑后来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则是“市场引领型”企业谋取市场和渠道利润最大化,从“规模经营”向“效益经营”再到“技术经营”发展的关键。
链接三:市场引领——创走偏锋、TD-CDMA“终成正果”
CDMA是码分多址的英文缩写(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是移动通信系统在数字技术的分支——扩频通信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而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具有大容量、高质量、综合业务、软切换等优点,特别是CDMA手机发射功率低,有绿色手机之美誉,在人们普遍担心手机电磁辐射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更让用户心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用户的青睐。目前,国际电讯联盟(ITU)承认的技术标准有欧洲WCDMA。北美CDMA2000和中国TD—CDMA,俗称3G标准(3G有5种标准,其他两种是MS-CDMA和DS-CDMA)。如何利用技术标准竞争占据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3G三大阵营明争暗斗、各显神通。
其实,在TD-CDMA之前,国际电讯联盟(ITU)已经承认了两个标准,即欧洲的WCDMA和北美的CDMAZOOO。两者各自得到了所在地区和国际电讯巨头如诺基亚、爱立信等的支持和采用,占据了当今全球绝大部分市场。而以大唐电信为主的中国企业开发出的TD-SCDMA,因起步比较晚,整个开发和实验进展要落后于WCDMA和CD-MA2000。为了使我国提交的TD-CDMA提案能被ITU接受和认可,中国企业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一方面,以大唐电信为主,在继续完善TD-CDMA标准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厂商的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并寻求中国政府支持。在近四年的交锋中,鉴于中国电信市场的巨大及中国政府的“施压”(原国家邮电部曾经声明:“即使TD-SCDMA不被国际电联通过,在中国也将使用TD-CDMA”),TD-CDMA标准不但“迫使”ITU接纳其为3G三大主流标准之一,而且极可能会成为中国电信市场的主流。剑走偏锋,TD-SCDMA——国际电信联盟承认的中国自主开发的第一个标准,借助“本土”优势特别是中国这块全球最大的电信市场优势,终成正果。
4 采标跨越型——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定位追赶,重点突破,跨越国外技术贸易壁垒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跨越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是我国大部分特别是传统行业和企业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竞争的主要途径。截至20O3年底,我国发布了国家标准20906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925O项,采标率为44.25%,技术标准总体水平不高。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被动地执行国外或国际标准,受制于人。如果企业现有产品执行的技术标准整体水平较低,要跨越国外技术壁垒,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分工,唯一的途径就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如何找准企业自身技术特点和潜力,根据所处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和趋势,制定适合自己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化战略,做到定位追赶。重点突破、向国际标准靠拢,是企业产品升级、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关键。
缝接四:采标跨越——励精图治、大连瓦轴成功“破壁”
大连瓦轴集团为了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始终坚持把企业标准化工作作为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档次、扩大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了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目前,瓦轴生产的9大类型轴承产品中,已有8个类型产品取得了国际标准验收证书,国际标准的采用率占全部产品的90%以上。通过采标,增强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近年来公司重大革新项目已达688项,很多项目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承担制定国家轴承行业标准达25项。
国际标准的广泛采用,提高了瓦轴的技术实力和经济效益。近年来,瓦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出口创汇快速增长,2004年一季度,瓦轴出口创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5%。公司平均每年开发新产品5OO种以上,铁路轴承。轧机轴承、重型载重汽车轴承、陶瓷轴承、转盘轴承等新品的开发,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并形成了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新产品开发局面,且新产品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公司现有产品绝大部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远销海外市场,受到外商的好评。(摘自:大连瓦轴集团向标准化要质量httP://www.eecce.com[中国机电企业网」2004-5-24)
总之,在全球化格局下的技术标准竞争当中,每个企业要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企业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技术标准战略定位也会发生变化;即使在同一阶段,企业也可能同时选择几种竞争模式。关键是企业要深入分析所处技术标准竞争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和潜力,确立最适合自身利益的技术标准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