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检验检疫局口岸卫生监督处(以下简称:卫监处)处长。翻开他的简历,最夺目、最令人感叹的是奖励一栏:2008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全国质检系统先进个人”;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3年被北京检验检疫局评为“优秀公务员”……他说,这一系列荣誉的后面更多的是坚守、是责任。
当承载着中国人百年梦想的奥运圣火在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点燃时,当五环旗下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争金夺银时,同一片蓝天下,王正带领着他的“队友们”,正在打响一场奥运卫生安全的“保卫赛”。
全力备战 测试赛上“大练兵”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保障任务是一块烫手的山芋。而王正所在的卫监处就承担着包括国家体育场鸟巢在内的15个奥运竞赛场馆的供餐配餐监管和T3航站楼及整个首都国际机场口岸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
面对这些,王正带领全处人员早动手、早准备,把“好运北京”奥运测试赛当作了“练兵场”。测试赛期间,卫监处制定了“首都机场局奥运食品卫生保障方案”,并成立了3个配餐卫生安全保障小组,严格按照保障方案,对测试赛配餐生产加工的各环节进行监管,确保了世界赛艇青年锦标赛等赛事177157份餐食的卫生安全。同时,他们还成功组织了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演练和从业人员知识竞赛,与各相关单位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及安全承诺书,并且在奥运非竞赛场馆T3航站楼积极开展了各项卫生监督工作,为确保奥运期间机场口岸的卫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冲锋在前 吹响“奥运保障”集结号
作为卫监处的党支部书记,王正始终把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当作赢得这场奥运卫生安全“保卫赛”的关键所在。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困难面前党员应冲锋在前,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王正从每天清晨4点开始在收货平台上接收原料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各类餐食加工完毕,接着在4点前又开始在出货平台装车运输,从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到餐食生产加工、综合拼摆、餐食冷藏、运输及交接的全过程的监管,他亲力亲为,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天只能睡不到两个小时。
在日常监管的同时,王正带领的这支队伍成功完成了8月5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奥委会官员参加的奥林匹克公园冷餐会200份供餐监管任务;8月8日,为国家体育场鸟巢VIP休息室参加奥运会开幕式的世界各国元首、政要和奥运大家庭成员提供3000份三明治的供餐监管任务。从8月14日起,为国家体育场鸟巢VIP休息室每日配送的3000~4000份三明治实施监管。
无私奉献 打造“窗口”金牌形象
首都国际机场是各国奥运大家庭成员及世界各地游客抵达北京的第一站,营造其整洁美丽的卫生环境、迎接各国来宾,同样也是王正和他的同事们肩上的一项重任。
98.6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里,249家各类商户分散在不同功能区,王正带领着同志们每次徒步巡查一走就是十几公里;烈日炎炎,垃圾焚烧站和污水净化站里不仅闷热难耐,更是异味刺鼻,大家没有一个怕苦怕脏,检查起来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在医学媒介生物野外监测与防治工作的第一线同样活跃着王正和同志们的身影:骄阳炙烤,他们身着防护服和胶靴,在跑道边、草丛中、污水沟和垃圾堆旁拎着数十斤重的监测工具忙碌,汗水湿透了衣衫,却顾不上喝一口水;大雨倾盆,他们穿着雨衣和胶靴,依然不顾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地回收鼠夹鼠笼;白天,他们积极开展媒介防治,累计施药数十吨;晚上,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忍受难耐的蚊虫叮咬,在野外支起一盏盏诱蚊灯,一直忙碌到凌晨……
不断创新 提升卫生监管有效性
王正总是说,工作就是要实干、大干加苦干,但苦干并不等于蛮干。
在奥运保障工作过程中,王正带领他的队伍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将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入到日常监督工作中。他们积极推进卫生监督分级管理,使监督工作更具针对性;开展了国内航空器动态监测工作,为奥运期间航空器的卫生安全水平提供科学评价;积极探索建立卫生监督与认证审核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特别是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由卫监处牵头,与机场公安分局、工商局3家单位共同驻厂对奥运场馆供餐的食品安全进行把关,并建立了每日现场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做法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当各国奥运大家庭成员品尝着奥运专属的美味时,当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叹T3航站楼的美丽与整洁时,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群像王正这样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检验检疫人,他们正在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奥运会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