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物时,往往不留意商品包装上的条形码,其实它是商品身份是否合法的有效证明。市质监局近日在禅城抽查了数百种产品的商品条码,发现其中近三成印刷不合格,部分服装产品则违规用企业组织机构代码代替商品条码。
据市质监局编码所条码室主任黎小玲介绍,他们在禅城抽查了数百种产品的商品条码,发现近三成印刷不合格,这些问题条码要么没法扫描,要么没法准确反映产品的产地等信息。一旦发现商品有质量问题,主管部门和消费者很难通过条码查明产品的来源和流通过程。条码不合格也不利于超市的库存管理和自动化销售。
市质监局透露,下月1日起,食品、卷烟、酒、饮料、药品等11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标志中标注商品条形码,商场也要按规定使用条码,违者将处1000元至10000元,最高30000元的罚款。
对市民关心的如何通过条码辨别商品真伪的问题,有关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境内注册的标准条形码只有690、691、692、693的前缀码已经实施,消费者购买时发现商品条形码不是以上述几个号码开头的,该商品就有可能是假冒产品。市民们可以登录www.ancc.org.cn网站或www.gdsc.net.cn查询所买产品的条码是否合法。
相关新闻
三水大部分超市商品条码使用不规范
昨天上午,三水区质监局对全区11家大型超市商品条码管理进行检查,发现几乎所有的超市都存在商品条码使用不规范的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本地企业的产品用上了国外的条形码;一些商品未标注条形码,一些商家不按国家标准使用店内码,部分条形码印刷不合格,导致误读、拒读率很高,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情况比较严重的商品类别有食品、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