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宁波检验检疫局开展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9月5日,雨雾迷蒙。宁波检验检疫局相关处室、分支机构的43位代表一大早就踏上了去往象山的路途,赶去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诚信规则修订会。

  自2005年8月宁波局启动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以来,大家已记不清征集了多少次意见,举行了多少次论证会。一路披荆斩棘,闯“关”无数,今年8月,宁波局受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开发的“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终于在全国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开展试点应用工作,并计划于今年底面向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推广。

  面对最后的冲刺,身为该局诚信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山巍局长、工作组组长李忠榜副局长,不但没有觉得轻松,反而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因为,在这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整合,不断成熟和完善,是一道永恒的命题。从启动建设到获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开发信用系统,历时两年;从获国家质检总局委托到在全国9个直属检验检疫局推广,又历时一年。宁波检验检疫人,用整整3年时间交出了一份诚信建设的漂亮答卷!

  向诚信要工作质量

  2007年9月12日凌晨,万簌俱静。宁波港北仑港区仍旧灯火通明,车辆穿梭,桥吊林立,一艘艘满载货物的集装箱船正在靠泊作业。

  突然,一艘名为“兴城”轮上的出境集装箱爆炸起火!惊呼声、脚步声顿时响成一片。原来,企业以“目录”外出口商品的名义,逃避检验检疫监管,擅自出口未经检验合格的“目录”内法检商品。包括爆炸箱在内的34个集装箱除两个集装箱装载货物与申报基本相符外,其余均不同程度存在伪报、虚报、瞒报、漏报现象。

  这起严重的企业违法案例,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外贸连年跨越式发展、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新挑战的形势下,由于企业诚信缺失原因,给检验检疫工作带来的风险和影响也越来越大。

  2007年,宁波局开展守法诚信专项稽查,从辖区内265家出口企业1169批次不实施现场检验检疫但已领取通关单的货物中,查获涉嫌伪报、虚报、瞒报等不如实报检取得通关单的违法企业63家,涉案货物175批,分别占被稽查企业和总批次的23.8%和14.97%;由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被要求整改的企业61家,货物135批,分别占被稽查企业和总批次的23%和11.5%。

  而国家质检总局查处的“华新盛”买卖检验检疫证单案件、“钢管换米糕”案件以及频频发生的“飞单”现象等都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加快诚信监督体系建设、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对于推进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和模式改革、促进外贸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

  事实上,对于“诚信”这一古老而又现代的课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设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方向和目标;2007年,国务院制定了5年内基本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目标;同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加强质量法制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树立企业诚信、负责形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也多次要求质检部门通过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等手段,形成企业质量信誉等级制度,促使企业自觉提高产品质量。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党和国家的总体要求以及检验检疫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企业失信严重问题,促使质检人正视构建诚信体系的严峻性和紧迫性,思考诚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3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把建设诚信管理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号召全系统深入研究。

  2005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明确提出,要以诚信建设为手段,创新改革检验监管模式。

  2007年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国家质检总局更是将诚信管理作为提高检验检疫监管有效性、构建长效机制的基础工作,全力推进诚信管理体系建设,并作出了关于“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实施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的指示,为检验检疫部门开展诚信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江口江流宛转,宁波港一片繁忙。应时而动的宁波局党组,开始将诚信管理纳入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视野之内,并及时作出决断:向诚信要工作质量。

  历史底片上的象山会议

  2006年5月21日深夜,象山检验检疫局会议室灯火通明。透过明亮的窗,可以清晰地看到41名同志正在进行分组讨论。他们时而言辞激烈、互不相让,时而陷入沉默、愁眉紧锁。长长的会议桌上,散乱地放着些已被翻阅得近乎残破的资料。他们,正是宁波局检验检疫信用管理体系建设3个专业小组——政务诚信、企业信用、软件开发——的所有成员。

  窗外,夜色宁静而浓重。

  尽管已经持续工作了一整天,大家却丝毫没有结束工作的迹象。政务诚信专业小组组长王军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打一开始就提出了借鉴绩效管理、目标考核、ISO9000等有效手段策划政务诚信框架的思路。企业信用管理专业小组组长诸敏来之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随身携带着一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软件开发专业小组组长谢永利仔细整理着大家的想法,并和他的组员们低声探讨着将每一个想法纳入信息系统的可行性。法综处处长张忠义提出以诚信建设为检验检疫监管方式转变提供基础依据的构思。评审中心高级审核师刘晓剑一直在草稿纸上描画着流程表,划掉,写上,再划掉,再写上。组长李忠榜则穿梭在3个会场间,密切地关注着3个小组的讨论进展,不放过每一个思想的火花。

  事后,人们形象地称这次会议为“象山会议”。因为,正是这次研讨会,确定了以“一个标准、一个手册、两个办法、三个程序性文件”为核心的基本框架,确定了按照“先进性、通用性、开放性”理念设计“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初步设想。

  “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信用体系,保障中国制造的国际信誉。”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的话掷地有声,他多次过问,听取汇报,亲临指导,要求宁波局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给系统内外作出典范,给予宁波检验检疫人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从前任的徐金记局长到现任的山巍局长,宁波局每一任局领导都高度重视,将信用建设作为构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来抓,亲自策划、亲自指挥、亲自坐镇。

  为了有力地推进诚信建设,宁波局党组还亲自点将组建3个专业小组。张忠义、诸敏、王军、谢永利、刘晓剑、朱忠康、应跃中、戴晓燕、沈国平、陈伟……这是一张集中了精兵强将的“五星级”名单。用副局长李忠榜的话来说,“矩阵式”、“项目制”管理方式把全系统对信用管理工作最有理念、最有感受、最有思想的人才集中在一起,发挥了各单位、各部门优秀人才的智慧和力量。

  大事记的背后

  翻开宁波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大事记,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2005年8月19至21日,宁波局召开信用管理体系建设规划研讨会,61名特邀代表参加了这次封闭式会议。

  2005年11月,印发《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标志着宁波局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2006年5月21至22日,宁波局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组在象山召开研讨会,构建体系框架。。

  2006年11月11日,宁波局诚信监督管理体系文件正式发布。

  2007年1月29日,宁波局诚信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组主持审定“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1.0版)”并决定开展试点工作。

  2007年2月1日,“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1.0版)”在北仑局、鄞州局试点应用。5月1日,试点扩大至10个处局。

  2007年9月12日、22日,宁波局先后两次召开“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2.0版)”业务需求专家论证会。

  2007年12月17日,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下达2007年检验检疫“大通关”应用软件项目的通知》,总局“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开发工作由宁波局承担。这表明宁波局开发应用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2.0版”升格为总局版。

  ……

  每当看到这张大事记,人们就会想起宁波局党组早就确定的目标:我们要做的诚信监督管理系统不是小玩艺,而是面向全国质检系统的具有先进性、通用性、开放性的大系统。从一开始,宁波局党组就按大气魄、高起点、严要求来构思诚信建设。也正因为如此,宁波局诚信建设才能在借鉴兄弟局经验的基础上,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短短两年就从“跟随者”一跃而成为“领跑者”。国家质检总局领导多次肯定“宁波局诚信建设在全国各系统中处于领先地位,在检验检疫系统中更是处于领先地位”。

  荣耀的背后,是汗水和不易。

  2006年,宁波局诚信建设遇到了最艰难的部分之一,即如何设置企业诚信管理的评价规则。其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信用体系建设的成败。因此,宁波局在系统开发之前特别花了8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充分发挥专业小组的引导作用,在全系统范围深入开展诚信相关理论学习研究。从组织研讨,到征求意见,再专家论证……

  经过数百人次先后三次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宁波局首先在企业诚信管理方面制订了一套相对合理和完整的评价规则,主要包括:1个管理办法、4个信用等级、8种信用分值、9个工作规范、16条特殊规则、30条监管措施、50条应急条目、10大类223条信用条目等。正是这些相互配套的规则和条目,将企业信用管理评价从主观感受变成客观记录,也为系统的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2007年11月17日至12月4日,连头带尾可以换算成408个小时24480分钟,这就是宁波局将2.0版诚信监督管理系统升格为全国版并推向全国质检系统的所有准备时间……所有人都在高速运转,所有事都在齐头并进。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几乎每天都干到清晨四五点,体力不支才合衣眯上一会,一睁开眼睛又继续干到第二天清晨。就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一个月之后,全国版的诚信系统终于开发完成,而直到系统通过验收后,所有人才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安心觉。

  在信用体系建设刚刚启动时,宁波局派出4个小组赴北京、天津、江苏等局学习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兄弟局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使宁波局信用体系建设一起步就在比较高的基础之上。

  在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信息中心、科技司等部门的领导也对体系建设给予极大的肯定、关心、支持和厚望,先后多次审议需求,提出建设性意见,促使系统不断完善。

  在信用体系如火如荼建设中,工作组联络员黄婷、刘阳中顶着烈日跑到新华书店、图书馆、科技情报所“蹲点”,只为了多收集一些诚信建设前期资料;朱忠康、叶卉、毛可辰等几位同志上网、翻书、查文件,最终提炼出“立信为本、有诺必践、防范失信、共铸诚信”十六字的诚信理念;法综处处长张忠义腰椎间盘突出住院期间,还瞒着医生在病床上抱着手提电脑修改材料;法综处副处长施惠祥几乎天天都在办公室加班处理工作,如今正是他具体负责抓宁波局诚信建设的各项事务;保税办副主任叶东辉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统稿,最终编撰出了几十万字的《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资料汇编》等书稿;国家质检总局召开诚信建设汇报会,局长山巍连夜乘飞机赶赴北京,刚下飞机没多久的他顾不上休息就立即召集工作人员研究诚信建设汇报材料,直至凌晨两点……

  在信用体系开始试点时,尽管谁都知道试点工作强度大、风险大,甚至是“吃力不讨好”,可宁波局下属8个分支局、4个办事处、10个业务部门却争先恐后、争当试点,有的部门还专门打电话给分管局领导争取“机会”。

  宁波检验检疫人务实而开放的作风,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中,闪现着动人的光芒。

  实效正在体现

  在宁波市鄞州区的一隅,坐落着海联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联)。这是一家有着11年历史、专业生产直流电动工具的企业,其年产1000万台的产品全部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完全“走出去”的企业,近日却对国外采购商说出了铿锵有力的“不”!

  那天,一位来自荷兰的客户在海联的厂房里转了一圈后,挑剔的目光变成了满意的微笑。但是,他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条件:“产品我要,但是必须印上‘MADE IN GERMANY’的标识!”面对采购商的无理要求和可观利润,海联没有犹豫,断然拒绝。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海联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总经理吴孝国说得十分中肯:“为了不留下失信记录,我们惟有增强法律意识,坚决抵制不法行为。”原来,宁波局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犹如高悬在企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早已让“诚信守法享便利,违法违规受惩处”的理念深入人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08年8月31日,宁波局纳入系统管理的出口企业已达7320家,进口企业3929家,产地证注册企业5301家,检疫处理企业3家,监管场库21家,集装箱经营公司38家,检验鉴定机构4家,国际航行船舶274条。共记录企业信用信息5031条,其中出口企业信用信息2910条,进口企业信用信息1959条,产地证注册企业信息60条,监管场库1条,集装箱经营公司4条,检验鉴定机构3条,国际航行船舶信息94条。

  事实证明,在宁波局,诚信建设已不仅是理论成果和信息系统,它已真正从纸上、从电脑里走进了工厂和码头,成为检验检疫规范企业诚信行为的有效管理机制。

  事实上,宁波局诚信管理体系之所以充分实现了“守信便利、失信惩戒”的现实效果,要归功于宁波局确定了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相结合、相补充的诚信管理模式。即对信用好的企业实施便利措施,在通关手续、推荐名牌、免验企业等方面予以优先;对信用差的企业实行加严监管措施,以达到鼓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目的。特别对一些较为紧急或严重失信行为,通过应急监管机制进行快速布控预警,而对一些特别恶劣的失信行为,将通过应急机制直接列入“黑名单”,从而给予严厉打击。

  “这套信用管理系统总体说来‘重运用、强实效’,让企业受益匪浅。”充分尝到了系统“甜头”的宁波东港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巍如是评价。自2007年2月被纳入该系统监管以来,该企业的分值至今仍是100分。王巍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东港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每天要出口20个货柜、货值40万美元的产品,过去通关放行大约需要10多天,而实行诚信管理后,仅需1天就可搞定,节省了大量人力和财力。

  但是,面对已取得的成绩,宁波检验检疫人并不满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一个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经过不断的完善才能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对此,山巍局长如是表示。

  细数宁波局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足迹,无论是2007年2月诚信监督管理系统宁波局1.0版本上线,还是2007年12月升级为全国质检系统版本,宁波局诚信监督管理系统建设的确始终遵循着边用边改这一“持续改进”原则。因为,实现检验检疫诚信管理体系建设新的跨越,为外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贡献,是宁波检验检疫人永不懈怠的追求!

作者:孙霞云 潘明 孙蕾蓉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