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向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我国第一张RoHS认证证书。RoHS认证是我国认证机构应对欧盟“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简称RoHS指令),帮助中国企业获得国际市场“入场券”的一项新的认证项目。
为控制电子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1月27日,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废旧电子电气设备的指令(简称WEEE指令)和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WEEE指令规定,自2005年8月13日起,在欧盟市场上流通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将负责分离回收、再利用其所生产的废旧产品,并承担处理废弃产品所产生的费用。RoHS指令规定,从2006年7月1日开始,进入欧盟市场的电子电气设备产品中含有的6种有害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
对于产品出口欧盟的企业,RoHS指令将直接影响其出口,如果出口产品不符合指令要求,将被拒之于欧洲市场之外。欧盟环保“双指令”的实施波及中国出口企业约2000多家(所涉产品企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产品20万种。业内人士认为,“双指令”不仅影响电子产品整机制造商,而且还涉及到原材料、化工及包装物料等上下游企业,加上零部件生产商,被波及的企业可达上万家。所涉出口金额占到我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将达317亿美元,占到中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的71%。 有业内人士称,继彩电、日光灯、打火机等产品遭遇技术壁垒之后,欧盟环保双指令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又一道门槛。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4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国外各种形式的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每月被美国扣留的各国进口商品平均高达3500批左右。越来越多的国家在标准和技术法规上设置了繁多的技术壁垒,甚至以法律明确规定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有关专家认为,获得认证已成为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入场券”,也是企业应对各国设置的技术壁垒必过的一道坎儿。但是,由于认识不够,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着“产后认证”的误区,即产品临要出口时才做相关认证,而没有将认证理念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做法正日益成为阻挡企业“走出去”的障碍。
针对这一现状,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在国内率先推出了RoHS认证。RoHS认证能够帮助国内企业的产品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并增加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能力,创造新的市场机会。专家提醒相关企业,生产商一般会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元器件首先满足RoHS指令的要求,产品供应链上的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最后整机产品的不合格。因此,上游供应商生产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应当首先考虑进行RoHS认证。
据介绍,自从今年3月CQC开展RoHS认证以来,已经有TCL、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CQC的RoHS证书。但业内人士指出,距离2006年7月1日RoHS指令开始实施的时间只有1年零1个月了,面对欧盟的“环保”壁垒,中国家电业仍然面临严峻考验。
2005年1月1日,国家信息产业部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减少并淘汰电子信息产品中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不能完全淘汰的,其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国家发改委也正在征求《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与欧盟WEEE指令对应)的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