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检验检疫局辖区首批出口工业品区域化监督区——出口机动车和节日灯检验监管区正式在台州建立。与此同时,浙江地区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的质量安全明显提高。据统计,杭州地区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检验不合格率从今年1月的37.5%快速回落到今年6月的16.7%。而就在几个月前,在浙江检验检疫局进行的一次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型式试验中,检测不合格率温州地区竟高达73%,嘉兴地区为58.3%,台州地区也近30%,形势相当严峻。
为什么短短4个月,浙江局辖区的敏感机电产品质量和出口秩序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地一家企业老总解释道:“是检验检疫部门通过严查、严管、宣传、帮扶,使得我们对产品质量有了新的认识。追求产品质量,成了我们的自觉要求。”
结合地方 自我加压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家具、玩具、服装、油漆涂料、仿真饰品、小家电被列为今年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对象。但在浙江地区,出口插头插座、节日灯、电动工具、低压电器等敏感机电产品也已形成了产业集群,有一定的出口规模。但其中大部分出口生产企业规模较小、人员素质较低、技术力量不足、管理相对落后,自检自控能力不强,导致出口产品被国外通报、召回或退货频频发生。
浙江局根据辖区出口产品特点,自我加压,果断把机电类产品整治范围从出口小家电拓展到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将其一并纳入浙江局第一批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范围。
重拳出击 规范市场
要整治市场,首先要摸清市场。浙江检验检疫部门共对辖区内敏感机电产品累计742家生产企业进行大规模调查摸底。同时,对所有申请出口敏感机电产品的生产企业,严格进行出口质量保证能力核查。截至8月底,浙江局累计共接受申请出口五类重点敏感机电产品生产企业695家,查出企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数千条。
此外,浙江局同所有申请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的生产企业签订了“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部核查通过企业的检验监管档案。同时,严格型式试验核查,确保产品型号在报检前100%确认。
通过整治,浙江局辖区内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行业得到了规范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行业发展也得到了规范。
管扶结合 示范起步
在开展专项整治、规范重点敏感机电产品出口秩序的同时,浙江局着力于扶优扶强,积极扶持一些质量过硬、诚信度高的企业做强做大。
在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的主产区,浙江局建立起“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区域化管理体系。
目前,浙江局辖区签署的首批出口工业品区域化监管区——出口机动车和节日灯检验监管区正式在台州建立。而“杭州建德市出口插头插座检验监管区”、“温州乐清市出口低压电器检验监管区”、“金华永康市出口电动工具检验监管区”等3个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产业集群检验监管示范区也即将建立。
此外,13家出口重点敏感机电产品生产企业被推荐为浙江检验检疫系统“重点扶持100家优秀出口企业”。浙江局将在企业准入、监督管理、技术服务、费用收取等各个方面对企业出口实施优待措施,并对质量管理水平较高、诚信较好的企业,积极鼓励其申报出口工业品一类管理企业和直通放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