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延寿县以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生态,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初步形成了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格局,生态环境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先后被列为全省生态农业试点县、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
2007年,延寿县被市政府授予"环境保护先进单位"、"节能减排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连续4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近日又被省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科学规划是前提。为此,延寿县制定了《延寿县"十一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规划突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和合理利用水、土地、矿产资源等内容,把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把握,着力实施"六项工程"。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坚持以绿色为基调,以绿化为主线,把植树造林、绿化大地作为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事业来抓,纳入党、政一把手工程,实行目标管理。切实落实国家林业政策,把国家政策规定的退耕还林、三北造林补助资金和粮食补助折款兑现到位。按照"谁造谁有"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两荒造林。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建立了义务植树基地,2000年以来,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共有10多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植树1500亩、24万多株,把义务植树基地建成了县级生态植物园,同时各乡镇也建立了自己的义务植树基地,推动了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城镇和乡村普遍开展了绿化造林工作,实现以绿治脏、以绿治丑、以绿治乱。
在造林绿化的过程中,严把整地关、苗木关、植苗关、抚育关,保证造林绿化的高标准、高质量。近年来,已累计完成造林30.8万亩,其中:退耕还林7.9万亩,两荒造林9.8万亩,三北造林2.1万亩,封山育林11万亩;全县486个自然屯已有352个完成了绿化工作,绿化率达到72.4%;绿化村以上道路420公里,绿化率达到80%。
2007年,青川乡北宁村在国家"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中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村"称号,冯国君、王春江等6个造林大户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45.7%增长到现在的46.7%。
实施生态农业工程。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逐步壮大水稻、玉米、大豆、浆果、蔬菜等绿色有机种植产业,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
目前,全县建立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5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认证绿色食品16个,有机食品10个,全省绿色食品认证区县排名延寿进入前10名。加强水土保持,已累计治理小流域面积4万公顷,治理率达到60.5%,建设基本农田(改垄、地埂)1510公顷,实施鱼鳞坑、截流沟治理962公顷,营造水土保持林1150公顷,维修塘坝和小型蓄水工程148座,实施生态修复面积3万公顷,治理侵蚀沟1000多条,落实管护面积962公顷。
大力推广延寿县自行研发的获得国家专利的水稻新基质无土育苗技术,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推广应用水稻新基质旱育苗技术面积达到15万亩,使50万平方米的山地植被和旱田土壤耕层免遭破坏。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实行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每年全县积造粪肥120万立方米,结合深松秋整地实现秸秆还田15万亩,在旱田区采取轮作等措施改良土壤结构。
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县已建设沼气池1300座,一座沼气池年产出的沼肥相当于50公斤硫酸铵、40公斤过磷酸钙和15公斤的氯化钾的化肥施用量,施用沼肥的农作物亩增产在5%-20%左右,建池户平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既解决了炊事用能和环境污染问题,又带动了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使项目区整理后的耕地面积增加,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已完成加信镇、玉河乡、安山乡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3个,净增耕地506公顷。
今年,全面启动5个土地整理项目,建设规模达到8176公顷,可净增耕地934公顷。加强水源工程建设,2003年以来,延寿县筹措资金1亿余元用于水库消险加固和渠系配套改造,先后完成了新城灌区田间配套及新成水库截渗工程、加信灌区渠首改造工程、中和灌区田间配套等工程,通过水源工程建设,拦蓄地表水,减少跑冒滴漏,并结合抗旱大力推行旱作节水措施,有效利用水资源,缓解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
实施生态工业工程。按照"培育产业、扩张总量、提升层次、优化升级"的总体要求,紧扣园区、产业、企业三大要素,大力发展生态型工业。积极推进以"四园两区"为主体的生态型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群,构建块状经济,现已入驻企业19户。
在已完成15.6平方公里详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工业园区内企业布局,通过引进关键链接项目,整合、协调工业园区内企业能源、水、原料的配备关系,提高工业园区内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以食品、制药、机械制造、纺织等主导产业为突破口,实行优质招商,大力引进生态型、环保型、低污染、低消耗的大项目、大企业进入工业园。所有进园的企业都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杜绝新上污染严重、资源浪费项目。对未入园的现有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其他企业依法限期治理,实行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造,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依法责令其停业、关闭或转产。
实施污染治理工程。以保持水清、天蓝、地净为目标,全方位开展污染治理工作。加强水污染治理,1991年延寿县利用日元贷款建起了总投资5231万元的全省第一家县级污水处理厂,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山东万源清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延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产生活污水近8000吨,经检测,处理后污水中每升化学需氧量、悬浮物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335毫克、48毫克、10.4毫克,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同时,为治理工业污染,延寿县又在延寿工业园区新建了一座综合污(废)水处理厂,计划总投资达到2000万元,设计一期日处理污水2000吨,二期日处理污水4000吨。目前,一期土建工程已基本完成,计划今年9月份投入试运行。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仅2007年就新安装非工业源除尘设备6套,更新改造企业除尘设备2套;为减少锅炉烟尘排放,引进了哈尔滨轩辕集团投资2亿元的集中供热项目,已实现集中供热9万平方米。今年,全县集中供热面积可达到28万平方米,年可减少烟尘排放14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8.5吨,空气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达到99%。
实施生态文明村镇建设工程。制定了《延寿县人居环境建设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和规范村镇建设。在县城,坚持大手笔规划、大资金投入、大力度拆迁、大规模建设的原则,按照"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优化环境、体现特色"的总体思路,加强生态园林城镇建设。城镇道路硬化率达到70%,绿化率达到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平方米。在乡村,以"三清、六改、六建、两完善、一突破"为重点,以省、市、县级试点乡(镇)、村建设为带动,全面开展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2006年以来,共清垃圾8.2万立方米、清路障6000处、清边沟42万延长米,硬化路面144.6公里,新打人畜饮水井19眼,改院1309个、改畜禽圈舍500个,建沼气池1300个、新建室外标准卫生厕所 483个、建文化活动中心21个、建休闲广场19个、建公共洗浴场所6个、建垃圾场50处、建畜牧养殖小区2个。镇容村貌得到美化净化,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生态旅游工程。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延寿县自然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制定了《延寿县旅游总体规划》、《延寿县生态旅游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和规范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作。围绕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农业观光游,加强了省级风景名胜区延寿山庄、石城山森林公园、安山果园和新城水库等景区景点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延寿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全社会营造了关心、珍惜、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2007年,全县接待生态旅游人数达到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