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国家质检总局“质监系统服务企业百日行动”西南工作组9月12日来到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波波糖生产企业还会一直在苦苦摸索怎么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波波糖,初名饽饽糖,明朝时候产生于苗族王宫中,常被用作宫廷点心,前清渐渐传至民间,晚清得以发展。“镇宁城,钟鼓楼,即宏且高,高临全宇称魁首;刘记号,波波糖,又脆又香,香酥沁人誉各州”,说的就是波波糖。它是结合镇宁县特有的气候和传统配方,以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当地特色产品。
申报过程充满艰辛
2006年,波波糖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很长一段时期内,当地政府与企业都在为如何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而苦恼,此后在当地质检部门的帮助下,企业成立了波波糖行业商会,针对镇宁波波糖无统一的产品技术标准,生产加工点多,地方特色性强,在贵州省质检部门的支持下,完成了贵州省地方标准镇宁波波糖的审定工作。2008年1月,该项标准由企业标准升级为贵州省地方标准。
2008年以来,企业的目标就是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于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在镇宁,而且在整个安顺市都属首次,加之申报工作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企业缺乏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特别是在编写波波糖的理化、感官等质量特色与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之间关系的说明方面,企业感到力不从心。正当此项工作陷入僵局之时,国家质检总局“质检系统服务企业百日行动”工作组来到了安顺。
百日行动恰如及时雨
听闻工作组来到安顺市为企业进行服务,镇宁县的黄副县长立即带着波波糖行业商会的会长专程赶来参加当地质检部门组织的座谈会。当黄副县长介绍镇宁波波糖面临的申报难题时,国家质检总局工作组的王岩峰对此做了详尽的解答。
他首先介绍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概念、申报程序以及申报范围,并着重强调了申报产品要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经济总量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他耐心给企业讲解在申报材料的填写上应该注意哪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历史渊源的介绍方面,一定要拿出强有力的证据(有记载的资料)。对于产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原料、产地和产品的关联性等方面给企业做了详细的解答。
当他拿起手边的波波糖产品,指着上面的商标“波波糖”告诉企业,如果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的外包装就应该标注“镇宁波波糖”而不能是“波波糖”时,企业代表不住点头。企业代表说,他们以前不知道该怎么准备申报材料,没想到工作组能给他们讲的这么细致,手把手的教他们。面对工作组的热情,企业代表激动地说:“你们来的太及时了!”
桌子一边的王岩峰耐心讲解,桌子这边的企业代表奋笔疾书。面对下面焦急等待提问的其他企业代表,波波糖企业的代表心里很着急,当听闻工作组组长赵清慧说,座谈会后可以再为他进行解答,并会留下联系方式时,企业代表如释负重,脸上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
镇宁波波糖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道路还很长,但有了质检部门这种“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的服务理念,以及一切为了企业的工作方针,相信他们终将迎来明天的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