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多次开展农产品生产基地现场观摩会,7月中旬还组织农业局长们参加学习集训,重点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讲授农产品产地编码和追溯编码知识。”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万德保介绍,湖北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全省“三品”数量已达2000个,总产量达700多万吨。
水鸟成群见证农业生态改善
位于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畔西岸的南山村,100多户人家多以养鱼为生。村民老林说,过去村民用化肥养鱼,价格总上不去,年年赔钱;如今在专家指导下采用生态养殖模式,鲜鱼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每公斤高出市场同类品种6角钱左右。
南山村的变化,是涨渡湖农业生态的一个缩影。涨渡湖面积36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淡水湖泊。长期以来,周边农民在围网养鱼,或在湖畔种庄稼,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影响了湖区生态。2003年,新洲区政府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订协议,在涨渡湖地区实施湿地保护,资助农户使用有机肥、无公害饲料和生物农药,发展生态渔业、优质笋、有机茶等替代产业。湿地保护委员会聘请农技专家,常年无偿为农民提供无公害技术指导,农民亩均增收30%以上。随着涨渡湖生态日趋改善,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由原来的5万多只增加到10万多只,成群的水鸭、白鹭、红嘴鸥掠过水面,成为涨渡湖地区大力推广无公害种养成效的最好见证。
以新洲区为代表,武汉市无公害农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武汉市农业局市场与质量安全处处长胡体良介绍,蔬菜产值已占武汉农业总产值的1/3,“种菜”已成为该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武汉去年“放心菜”挣了67亿元。今年上半年,有17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获批立项。如今,新洲区的双孢蘑菇、蔡甸区的莲藕、东西湖的特色蔬菜、汉南区的甜玉米和江夏区的优质稻等农产品,都实现了无公害生产。
蔬菜进了家乐福超市
眼下正是蔬菜收获季节,孝感市云梦县城关镇百合村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每天一大早就热闹起来,村民们有条不紊地收割、包装菜花和莴笋等蔬菜。除了收获青菜,还收获喜悦,因为就在今年4月份,家乐福武汉区将这里定为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清晨从百合村田间地头采摘的新鲜蔬菜,中午时分就能出现在家乐福的货架上。
家乐福看中的是百合村“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这块牌子。在这里,无公害质量控制不再是难题,从种到收,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技术规程。据当地村民介绍,在下种、施肥、防治病虫害的每个环节,都有家乐福培训的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
而在孝感安陆市,推行无公害生产的“法宝”是标准化。依托市、镇、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该市收集和整理相关农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700多项,指导帮助有关涉农企业的50多个农产品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银杏、中国香稻等5个项目被纳入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农技人员指导农户严格按照《中国香稻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操作,使种植户每亩增收120元。目前,该市有20多处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三品”认证总数达20个。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孝感发展无公害农业的成效逐步显现,农产品日益得到市场青睐。今年,该市有多家企业的畜产品、水产品和蔬菜被确定为奥运食品。
“快乐养殖”催生健康蛋
在仙桃市九珠蛋业公司位于池塘边的鸭业基地,管理员打开围网,成群的鸭子跃入水中嬉戏。公司总经理余晨告诉记者,为让鸭子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公司特意将基地选在池塘边。基地每天给鸭子“放风”3次,让它们尽情戏水,每次2个小时。这是根据鸭子习性实施的“快乐养殖”,鸭子产蛋多,品质好,每只鸭子每年可产蛋250枚。公司生产的鲜蛋和松花蛋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产品常年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区。
畜牧和水产是仙桃市的农业主导产业,无公害养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该市胡场镇上麻村村民付尧庭今年养了30亩水面的鱼,记者采访时,水产局的技术员王学功正在查看他的养殖记录,解答技术问题。在付尧庭的《水产健康养殖日志》上,详细地分列着日期、天气、水温、水质、饲料品种等栏目,每一项都有完整而清晰的记录。付尧庭告诉记者,只要打个电话,水产局的技术员就会上门无偿服务。开展无公害养殖,政府提供的服务过硬,技术可靠,大家都自觉生产健康安全的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