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发现“光明奶事件”的积极意义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光明“回奶”及“早产奶”事件再次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了乳制品市场的混乱。除了众多无所适从的表达,不少消费者还是有所坚持的,而其中的一个声音颇有些异样——一位网友说:在中国其他牌子的问题可能更大!我还是会喝光明的,因为它的销售量起伏不大,所以即使用回奶数量也不会很多,其他杂牌牛奶的问题可能更多,只不过没曝光而已。相比较而言,奶牛注射雌性激素催奶,而同时怕它得乳腺炎又大量注射抗生素的现象更让人恐惧,这才是国人没认识到的问题。光明的生产线是国内最好的,安全性要比同类企业高一些,所以我会继续喝光明奶。

不排除这位网友的感情用事,但我们还是听出了他的话外音——整个乳制品市场几乎没有安全可言!这除了是对牛奶和乳品企业的不信任,也是对政府相关监管机构的不信任。

一般而言,政府监管部门由于对市场的把握和监控能力从来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这是一个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事实,尽管如此,一旦市场出现问题,能力有限、监管不到位却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这也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

按说,再大的品牌,口碑再好的企业,出了问题,谁也不敢“处变不惊”,而监管部门更是不能掉以轻心。企业不仅要公开向社会表示歉意,还要立即停止销售、回收该产品;政府监管部门也要有积极的态度和迅速的行动。如果企业被查明在相关事件中采取了隐瞒或欺诈的手段,就应该面临巨额的惩罚性罚款;而政府监管部门如果被发现监管措施缺位或监管不利,相关责任人就应受到严厉惩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因为有地方政府给知名企业的特殊待遇,因为有国际品牌自身巨大的品牌光环效应,涉案巨头们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使得一些企业面对质量问题时常抱有侥幸心理。于是,本来显示解决问题最大诚意的“召回”,反倒成了消费者千呼万唤的奢侈要求。

“光明奶事件”使人们不得不面对有关食品法律法规中出现的许多“真空地带”。“食品召回”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召回制”作为一种体现市场和政府监管成熟度的标志性制度,已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例如已经实行一年多的汽车召回制度。近日,广州市政协一位委员建议,广州可率先制定《广州市食品召回管理规定》,明确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政府管理监督部门在食品“召回”过程中的责任,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追溯制度,规定“召回”食品的销毁或处理方法、监督办法等。这一信息的积极意义在于,一方面,它让我们感到,政府监管部门从来都有积极的态度;另一方面,它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积极主动,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任何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从这个角度说,“光明奶事件”的曝光也具有了部分积极意义。

作者:笑尧 来源:中国质量报 发布时间:2005年06月2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