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京九线线路大修过程中,聊城工务段应用新工艺整治线路病害,从清筛、铺设土工布到跟机捣固整理外观,使线路一次成形,线路长距离大修成效显著。
京九线500公里900米至581公里处共有线路160.2公里,由于原施工存在缺陷,抗洪能力薄弱,每到汛期路基和道床出现大面积暗洞、陷坑,局部石砟下陷,道床翻浆冒泥,轨道几何尺寸难以保持。今年7月,聊城工务段组织专业人员对这一区间实地检测,抓住病害源头,采用不全抛和全抛施工法,精心设计整治方案,编排机修计划,在济南局管内首次进行长距离无缝施工,用铺设土工布这一新工艺整治路基病害,获得成功。
为保证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大修任务,这个段组织了20个专业组,提前对线路应力放散,补充道砟,清除轨道障碍物。这个段还在区间南北设立了两大机修组,开“天窗”作业,搞好内外协调,跟踪督导把关,在无法通过的地点,进行工电联合处理,避免损坏电缆和信号设备。
为使道床内实外固,这个段规定捣固车必须作业两遍,稳定车作业一遍,对道岔、靠近站台线路组织人工清筛捣固,并运用稳定车记录仪全程记录线路技术指标,之后进行人工检查,最后由作业组、质检员、主管领导三方签字确认,确保了线路动态零误差、零缺陷。
对于病害路段,这个段进行道床全抛施工,采用新工艺整治道床病害。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组人员坚守岗位,不畏酷暑,防护、安控、质检人员随时传递信息,严密监控每道作业工序。大修后不仅增强了道床弹性,而且还使线路具有防渗水、高强度抗压承载能力,消除了设备不稳定状态,线路整体质量得到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