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企业依托一个通用结构即基本技术核心,针对每个独特的、细分的市场或客户,利用变型或派生的方式,开发出不同型式(功能)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开发策略就是平台策略,模块化是产品开发平台策略的典型方式。
张瑞敏曾说,如果你需要一台三角形的冰箱,我们也许明天就能给你。这不再是说大话,是对模块化作为产品创新开发的平台策略的生动阐述。海尔开发的58个门类的冰箱、空调等产品是由9200个基本功能模块搭成的一个平台上的产品。三角形冰箱不过是由绝大部分已开发的模块,再加上重新开发的少部分模块的组合产品。
众所周知,高技术产品的开发耗资大、周期长,成功率低、风险高。企业常常依托一个通用结构即基本技术核心,针对每个独特的、细分的市场或客户,利用变型或派生的方式,开发出不同型式(功能)的产品,而不是从零开始设计全新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开发策略就是平台策略,模块化是产品开发平台策略的典型方式。
模块化的平台策略是新产品开发的最佳选择。产品开发面临的普遍问题,即生产第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比以后再生产的产品成本要高许多,这便是第一件产品成本的挑战。开发投资越高、寿命越短的产品,挑战就越严峻。一般来说,由于模块化产品可以用低得多的成本生产变型、派生产品,进入不同细分的市场使企业获利。而非模块化设计的产品,在第一件产品成本很高的市场中,不同产品进入到不同的细分市场的成本也会是很高的。
模块化平台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有利于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同一产品市场上竞争。当一个企业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当这种新产品的市场前景看好时,别的企业就想乘隙而入。只要开发出这种产品的企业弄清当前的用户是哪些人(细分的市场),为什么购买这类产品(功能和用途),便可对新产品上市后,新旧产品之间可能出现的间隙作出判断。如果认定新产品市场上确有出现间隙并被竞争对手利用的可能时,便可用派生产品及时填补市场间隙。平台策略还可以提供老产品升级换代的理想途径,用户购买某种产品的目的是产品的功能,用户要更新、升级产品,同样也是由于老产品的某些功能已不能满足其需要,并不希望把老产品扔掉,再重新购置一台具有所需功能的新产品。尤其是在那些一次性投资很高,产品其他功能良好,用户对该产品的性能、特点及操作已相当熟悉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由于模块化设计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模块里潜藏的价值也逐渐被挖掘出来。现在几乎任何一个城市的电子商城里都能找到从事电脑生意的小摊点,很多从业人员根本不懂多少计算机设计知识,却能组装或改装出让顾客满意的产品。这其实源于电脑产品的模块化设计,这些小摊点以及我们每个客户便都是这种新的产品开发方式的受益者。
利用模块化平台为新产品开发服务,是平台的操作。一般认为平台操作有6种运作方式,即共享构件模块化、互换构件模块化、量体裁衣式模块化、混合模块化、总线模块化、可组合模块化。共享构件模块化是将同一构件(模块)用于多个产品,相当于模块的跨系列通用。这种方式可以以低成本生产多样化产品和服务,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企业减少零件种类数,从而降低现有产品系列的成本。互换构件模块化将不同的构件与相同的基本产品进行组合,形成与互换构件一样多的产品,是共享构件模块化的补充,是在基型产品基础上通过变换某个功能模块开发新产品的巧妙方法。量体裁衣式模块化与上述两种模块化相类似,只是一个或多个构件在预置或实际限制中是不断变化的。混合模块化即使用上述任何一种模块化类型,形成了完全不同的产品。总线模块化与其他模块化的最主要区别是其标准化结构允许在可以插入该结构的模块的类型、数量和位置等方面有所变化。可组合模块化允许任何数量的不同构件类型按任何方式进行配置,只要每一构件与另一构件以标准接口进行连接。可组合模块化和更低程度的总线模块化还有产品可以重新配置的特征。总之,一个模块系统中,设计者并不局限于分割模块或通过替代来改进这些模块。他们可以通过发现新的性能和设计新的模块来改进原有的模块。因此,模块化系统创造价值的潜力是无限的。
各种模块化运作模式都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以总线模块化为例,美国的《农场杂志》早在20世纪初就走向全国。随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开始发行地区性版本。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同时出版14种版本。每一个订阅者被要求填写一份问卷,答案被输入联机数据库。按照每一位订阅者的要求,杂志社每个月都有数百种不同的《农场杂志》被送到 80万订阅者手上,有时定制的版本达到几千种。
模块化平台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和神奇的作用,是因为立足于模块化平台的创新、开发,比之通常的从零起步的产品开发有着许多的不同。模块化平台是以少变求多变的策略,采用“不变部分+可变部分”的方法组成新产品。平台提供不变部分,平台越扩大、越发展,它提供不变部分的能力越强,可变部分占的比重越小,新产品开发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也相应减少。模块化是产品设计方法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