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了?”
表针静静地指向凌晨3点40分。
这是一宿中,徐学全第三次从睡梦中惊醒。
来自丰台区质监局的徐学全说自己是幸运的,因为北京市质监系统几百名员工中,只有9人穿上了奥运会志愿者的制服,而他是其中之一。
2006年,北京市质监系统内开始奥运会志愿者报名。经过两年多的严格培训、考核、筛选,由9名北京质监系统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终于在2008年7月17日——奥运会开幕前夕,融入到全国170万奥运志愿者的人流中,分赴北京奥组委指派的各个工作站点。
“奥运会志愿者,代表着中国的形象,所有工作不能出一点闪失。早上6点半以前,就要完成签到、安检、领车钥匙等一系列复杂的准备工作,在岗位上待命。每天都要起大早,一点儿也不能晚。”徐学全说,平时上班,家离单位不远,早上6点半起床都不晚。但成为奥运会志愿者后,早上4点多就得起床,因为路程要花去1个多小时,所以必须赶上头班公交车。
每晚睡觉前,上叫早“双保险”都是他必做的功课:先检查闹表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然后上好闹钟,再把手机的叫醒时间定好。尽管这样,他还是常常睡不塌实。
徐学全的工作是为外宾提供出行保障。专职为一个非洲国家的奥组委主席和秘书长服务。
在他开的车里,有份快要翻烂的地图。“那么多个奥运会场馆,客人要去哪里,就得准确、迅速地把客人送达哪里。”踩点,是他事先做得最多的工作。每个场馆怎么走,场馆有几个通道,安检走哪个门,入场大门在哪里,他都熟记在心。仅仅鸟巢,他就跑了不下10趟。
北京奥运会规模空前,是全世界各国宾客相聚的盛会。外宾们常常出乎意料地遇到老朋友,所以出行需求随时变化。
9日,客人要求7时50分启程到水立方看比赛。25分钟后,从北京饭店顺利到达目的地。客人吩咐徐学全驾车回饭店待命。车在饭店地下车库刚停稳,就接到指令:即刻回水立方接人。不到10时,重返水立方,客人又发令:不用车了,中午没有事情了,可先找个地方吃午饭。11时,在北五环边上的奥运会志愿者场站,徐学全刚刚端起自助餐盘子,还没来得及取食品,客人再次提出用车。车子立即奔向指定地点。先接送客人的朋友,再接上客人返回饭店。此时已经是下午1点多。
在徐学全的车里,除了备着那份翻烂的地图,还备着面包和矿泉水。因为上班时间9个小时,没有固定的时间吃饭。
周到服务,不仅要做到随叫随到,还要耐心细致,处处为外宾着想。
客人抵京时曾提出,要从下榻的北京饭店,坐车去利生体育用品商店购物。到利生的路途近在咫尺,但停车却是个不小的问题。当日下午交接班后,徐学全就步行到利生,选好行车路线和停车待客的位置,为客人的这次出行做好了准备。尽管客人几次提出要去,最后都临时取消了行程,但徐学全心里是塌实的。
“来的都是客。我们的服务,体现着礼仪之邦的风采,北京人的热情。质检系统都在为奥运会服务。做志愿者,也是服务奥运会,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所以再苦再累,也是快乐的。”徐学全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