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品“回炉”一事尚未平息,紧接着又爆出“早产奶”事件。6月9日,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光明杭州生产基地突击检查时发现,生产日期竟然标为6月12日,足足提前了两天。就在此间,继被浙江省工商局查出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20040921批次碘超标后,云南又检出一批碘超标雀巢奶粉。
随着这一条条惊人消息的披露,两知名品牌的高大形象轰然倒塌。面对问题,涉事企业选择了只作说明、能推就推、不到最后、绝不妥协的消极态度。而有关职能部门和同业人士也大多讳莫如深,任由消费者的信心指数降至冰点,作出不买了事的选择。
纸包不住火,回避搪塞只能越陷越深。一如四年前南京冠生园因“陈馅事件”身败名裂。此番雀巢也遭遇了“只换不退”到“全部退货”的尴尬,结果损失了100多万元,也没能挽回信誉。对瞬间暴发的危机,光明方面也是三缄其口,只作出郑州光明山盟没做过“将变质牛奶返厂加工销售”、“库存百利包和返厂的报废产品是两回事”等说明,让消费者难释疑问。
事实上,越是在危机时刻,越是需要及时澄清事实,大可不必讳莫如深。只有勇敢地站出来讲明自己是如何处理过期奶,并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过期奶的确有了安全的去处,才能让消费者信服,并挽救市场信心。因为在信息极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选择用脚投票。在这里,雀巢事件具有标本意义。有问题就不可能逃避责任,就必须付出代价。
这些大公司之所以敷衍塞责,还源于食品监管体系的乏力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沉默,使他们有了把错误行为和态度坚持到底的勇气。一个有责任政府,必须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惟其如此,才能有效维护国家标准本身的权威,才能改善和促进整个国家的食品安全环境,才能维护广大公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