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讯:去年,由海珠区申报的岭南古琴、陈李济中药文化、广式家具、滨江咸水歌以及广式木雕成功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前四种更成功地申报成广东省和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记者从海珠区文化局了解到,近期海珠区特意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度身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通过实施传承人认证保护制度、打造特色博物馆等形式,切实保护这几项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
岭南古琴 制定传承人政府认证制度
一炉檀香,一把古琴。弹拨之间,清澈的弦音如流水般倾泄出来,令人仿佛融入到“高山流水”的意境当中。而就是这个从汉代就发展起来的岭南古琴却因“难学”、“难传”、“难遇知音”等原因,一度濒临失传。今年3月,作为去年海珠区申报五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的“后续动作”之一,岭南派古琴传人、广东古琴研究会会长谢导秀正式获得政府颁发的“岭南古琴传承人”称号。
但记者同时了解到,尽管去年岭南古琴已入选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但国家财政尚未直接投入保护资金,为了守护好这个艺术。海珠区文化局专门制定了“岭南古琴保护五年计划”,计划为岭南古琴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同时征集现存古琴,并制定和实施了岭南古琴传承人的政府认证和保护制度。今后海珠区还计划与辖内高校洽谈,开设古琴选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