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外食品安全要求不断增加、出口品种和贸易量的飞速增长,出口食品检验检疫任务日益繁重,人力和检测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严重,“批批检验”的不足也随之凸显。
为此,江苏检验检疫局根据“提速、减负、增效、严密监管”的要求,选择科学有效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研究制定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吻合的一套科学合理的检验检疫实施分类管理监管体系。
早在2001年,按照质检总局《关于开展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该局开始在部分出口工业食品生产企业中试行分类管理。2005年起,江苏检验检疫局以规范管理、强化监管为重点,指导和督促企业完善自检自控体系,初步形成了出口食品生产全过程安全监控的立体网络,先后又在蔬菜、水产品、化妆品等产品进行分类管理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江苏检验检疫局早在2005年上半年就对全省出口食品品种、基地建设、出口情况、农兽药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情况开展大规模的摸底调查。调查发现江苏地区农作物种植习惯用药就达200多种,如果实施批批检测,不仅会增加企业成本,而且会延缓产品通关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自2005年10月起,江苏检验检疫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源头监控+过程监管+抽批检验”的检验检疫模式,替代以往批批检验的模式,在全国系统率先对出口蔬菜备案基地和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并采用风险分析的原理对产品项目风险进行分类。2007年5月,江苏检验检疫局针对试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系统总结完善,发布了《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监管工作规范-出口蔬菜分册》及《江苏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实施细则》,制定了《出口产品项目风险分类表》和《检验检疫措施对照表》。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出口蔬菜检验检疫措施查询软件》,统一和指导全省出口蔬菜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此外,江苏检验检疫局还组织专业协作组活动,运用风险分析原理对生产加工企业、种植基地、产品项目进行科学分类、分级,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检验检疫措施,制定和调整《出口蔬菜检验检疫措施对照表》,分别对非安全卫生项目、检疫项目、微生物项目、农残/重金属项目、添加剂项目确定了不同的检验检疫频次。通过《出口蔬菜检验检疫措施查询软件》进行查询确认,只需输入企业分类、基地分类、蔬菜品种、出口国家或地区后软件自动输出《出口蔬菜检验检疫措施审批表》,详细列明该蔬菜品种的检测项目、每个项目的风险分类和检验检疫频率。针对全省不同基地、不同企业和不同品种的产品,该软件共可形成近2000种不同的组合,分别制定相应的检验检疫措施,确保了出口食品的品质。据统计,2007年,全省系统共完成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58626批、571万吨、45.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3%、35.2%、64%,实现了业务总量与工作质量同步提高的基本目标,保证了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