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标准化育出中原生猪养殖第一县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炎炎盛夏,在全国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河南省正阳县,暑热阻挡不住商家的热情。一辆辆满载正良牌生猪的运输车源源南下,每天5000余头的对外供给,让这个名副其实的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显得格外繁忙。该县县长李新中高兴地告诉记者,正阳县生猪的发展,是县质监局实施生猪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的结果。

  正阳县是河南省生猪养殖第一大县。多年来小规模大群体、人畜混住的散养模式,既不利于正阳生猪品质的提高,又污染了农村生活环境。为推进正阳生猪进一步发展,正阳县质监局结合自身实际,按照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养殖、进入养殖小区、进入市场循环的思路,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生猪标准化养殖,促进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该县首先把发展养殖小区作为生猪农业标准化生产的主攻方向。在质监局建议下,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重点规划养殖小区建设。把养殖小区用地作为农业用地,统一规划、集中使用;由乡、村两级协调资金,确保养殖小区达到“四通”,即水通、路通、电通、通讯畅通;对养殖小区的建设标准、选址设计、饲养管理、卫生防疫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免费提供各项服务;每建一个标准养殖小区,县财政补贴3万元,提供贴息贷款不少于20万元。系列优惠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他们纷纷进入小区发展养殖业。目前,全县已形成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38个。

  正阳县质监局邀请省市科研院所等有关畜牧专家组成了专门技术委员会,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在参照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综合国内最新技术成果,先后制定修订了生猪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和完善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环境监测及控制体系,无公害生猪质量安全标准等10多项生猪无公害养殖标准体系,包括猪场环境、场内设施、饲料使用、饲养管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等各个环节全部实行标准化。不仅如此,该局还对生猪标准化生产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在电视台开办标准化专栏,聘请专家授课,开展标准化养猪场展示,制作科技片等形式,使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达到家喻户晓。养殖户按照标准化进行养殖的生猪品质明显提高,并被获准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生猪销售价每公斤一下提高了0.6元~1元,成了客商的抢手货,畅销上海、深圳等10多个大中城市。养猪大户王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无公害标准化养殖,饲料转化率可达到73.5%,商品猪瘦肉率提高了11.3%,疫病率可降低17.6%,每头出栏生猪可节约成本65元,净增利润128元,一年下来多赚13万多元。”

  正阳县质监局针对养殖户的需求,重点进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等。通过建立“正阳农业标准化信息网”,了解国内外最新市场动态,及时向全县养殖户发布市场供求信息,指导养殖场户有计划地进行生猪生产;成立了“畜牧专家咨询组”和“标准化技术服务队”,50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按照标准技术要求,常年深入养殖小区开展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治。

  为拉长生猪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正阳县质监局又制定了《生猪屠宰卫生检疫规范》和《猪肉质量安全标准》,指导生猪产品加工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经营,推动生猪产品加工业规范发展,以加工带基地,以加工促发展,逐步实现了生猪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目前,该县组织专业协会130多个。最大的协会“正阳县生猪协会”集体注册了正良牌商标,成为全国第一家生猪集体注册商标县。正良牌生猪在上海、广州销售已被当地编成顺口溜:“正良”猪已到,其它猪不要。

  标准化大大提升了正阳生猪产业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县已成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2007年生猪存出栏分别达到154万头和196万头,生猪年产值达16亿元,占农业总值的42%,仅养猪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466元。

作者:骆 涛 叶茜 孙中杰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1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