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胡四一就《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审查发表意见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在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水利行业标准《海堤工程设计规范》审查会议,对《海堤工程设计规范》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首先是,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代表水利部向徐乾清院士和各位审查专家冒着炎热酷暑前来参加这次会议,对这项重要的技术标准进行审查把关,表示衷心的感谢!

  这次会议上,胡四一讲拉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编制《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其中沿海地区的发展水平又远远高于内地,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财产最集中的地区。据统计,我国沿海地区现有45个建制市153个县(市、区),其面积占全国17%,人口占全国42%,而GDP占全国的73%。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增高、海平面上升以及暴雨、飓风和洪水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频发。风暴潮、海浪和海啸等海洋灾害也更趋频繁,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发生频次最高、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2001年至2007年,平均每年风暴潮灾害损失约161亿元,其中2005年和2007年经济损失总值分别达333亿元和298亿元。风暴潮灾害正成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海堤工程是抵御风暴潮灾害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工程措施。近年来,各地水利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海堤工程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水利工程,加大建设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已建海堤1.2万余公里,有效抵御了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侵袭。水利部编制的《全国防洪规划》及《中国沿海地区防风暴潮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要加大海堤建设力度、建设重点海堤8000余公里的要求。沿海相关省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强海堤工程建设。如浙江省投资50多亿元建成了1400公里的高标准海塘。广东省1997年开始在省内开展实施"千里金堤"建设,目前正在开展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进一步提出用5~8年时间,完成115宗江海堤围达标建设,总投资达110亿元。福建省开展了千公里海堤、千公里江堤和千库保安等工程体系建设等等。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暴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海堤工程建设任务越来越重,风暴潮灾害防治要求越来越高。

  由于海堤建设涉及面广,技术问题复杂,长期缺乏相关的技术标准,制约了海堤工程规范、有序的建设。沿海各省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分别制定了海堤管理办法或技术规定,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对海堤建设的认识存在差异,各地对海堤建设的相关指导性政策和规定也不尽相同。因此,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海堤工程设计规范》,指导各地海堤工程建设,十分重要,非常迫切。

  二、《海堤工程设计规范》的编制凝聚了多方的成果和智慧

  水利部历来重视标准化工作,一方面将技术标准作为与行政法规同等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行政法规主要是规范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了法律法规的社会属性;而技术标准则是规范和约束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法律法规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将技术标准作为与规划工作同等重要的技术性工作。规划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而技术标准则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品与服务提供重要了技术依据。水利标准化工作在水利事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海堤工程技术规范》是一部重要的水利技术标准,在立项申请、大纲审查、征求意见等阶段,均得到部领导的高度重视,陈雷部长、鄂竟平副部长、矫勇副部长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刘宁总工亲自担任主编,准确把握标准编制的方向,有效协调标准编写的各方关系。水利部科技委组织专题研讨会,对相关技术问题开展咨询讨论。水利行业内外专家共同努力,编写组全体成员近3年卓有成效工作,可以说,这部规范集中了方方面面的技术力量,凝聚了众多专家的集体智慧。

  (一) 得到了各方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建设部及时将《海堤工程技术规范》纳入国家标准编制计划;国家发改委在水利前期费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补助《海堤工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财政部、科技部在公益类科研专项中对有关海堤的专题研究予以重点支持。徐乾清、曹楚生、谢世愣和梁应辰等院士多次参加咨询和审查会议,对编制工作给予科学指导和技术把关。有关单位的领导在人员、时间、经费等方面大力支持编写组的工作,加强沟通与联络,主动承担更多的任务。

  (二) 集中了各地成熟的经验。我国沿海省市,在海堤工程建设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广东省在国内率先发布了地方标准,浙江、福建等省先后以多种形式发布了有关技术要求。编写组到有关地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总结经验,把成熟的技术内容提炼到行业标准的条文之中。

  (三) 吸收了大量研究成果。编写组认真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海堤工程建设的科研成果,学习借鉴了浙江省组织开展的"钱塘江超标准风暴潮的灾害影响"等专题成果,组织开展了"复杂断面海堤越浪量及其相关指标研究"、"深厚淤泥上水利工程基础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水工程防洪(潮)标准及关键技术研究"等3项专项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在《规范》中得到应用。

  (四) 凝聚了编写组全体成员的心血。编写组成员来自海洋、气象和水利等多个行业,为了提高标准文本的技术质量,专家们针对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复核和校验工作,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主要起草人员加班加点,辛勤工作,为按时完成任务奠定了基础。

  总体而言,《海堤工程技术规范》编制工作基础扎实,编制进度快,工作效率高,恰当地反映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成果,汇聚了专家们的智慧和经验。借此机会,我代表水利部对参与编写、咨询、审查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对审查会议和下阶段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 关于审查会议

  按照《水利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审查会议实行专家负责制。请各位专家本着对国家、对水利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协商一致、共同确定的原则,对标准正文和附录逐条进行认真审查。对技术内容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审查原则:

  (1)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规范》的条文应首先满足有关防洪防潮安全的要求,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应根据技术内容的成熟程度、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做到定性准确,定量有据。要充分体现水利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2) 继承发展,相互协调。要重点审查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的协调性,特别是在相关标准之间,标准的名称、适用范围与技术内容之间,要协调一致,减少重复,避免交叉和矛盾。

  (3) 因地制宜,求同存异。有关技术数据和参数既要考虑全国的普遍水平和需求,又要兼顾沿海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自然地理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差异,留有余地,因地制宜,求大同存小异。

  (二) 关于下一步工作

  国科司和编写组要根据这次会议上专家提出的意见,抓紧时间修改完善,尽快报部审批发布实施,充分发挥标准在海堤工程建设、抵御风暴潮灾害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行业标准的实施过程中,要抓紧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总结标准实施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补充完善,适时使之提升为国家标准。

  祝审查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作者:亚利 来源:中国水利网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07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