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通用、大众、宝马、沃尔沃等数十家品牌汽车销售公司的代表,带着“执法先锋 维权模范”的银色牌匾,来到浙江省质监局,感谢该局稽查总队的执法人员帮助企业打假维权,查获了一批涉嫌假冒名牌的汽车玻璃,有效地保护了名优企业的知识产权。
根据线索举报,浙江省质监局的执法人员在台州市天台吉祥玻璃加工厂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大批标注有“大众”、“宝马”、“奔驰”等知名汽车品牌商标字样的成品汽车安全玻璃,共计2925块。同时还发现蒸釜、热弯机、高温炉、磨边机等系列制假设备,现场查获标注有品牌汽车商标字样的热弯模块64块,用于喷印汽车玻璃标志的丝网模版158块,以及其他各类假冒产品,涉案金额达80余万元。
自2006年以来,浙江省质监局将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和自身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执法打假力度不断加大,品牌培育和品牌建设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构筑起的执法打假网络,更是为品牌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
浙江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多,一些企业主法制意识淡薄,对知识产权概念不清,因此冒用名牌标志、厂名厂址、认证标志等侵犯知识产权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针对这一现状,浙江省质监局加大对伪造产地、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及商标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结合全省经济特点,研究分析该省高发和易发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区域、行业、产品和企业,确定执法行动工作重点。
为了能进一步完善打假机制,该局还认真落实辖区打假责任制,并在乡镇和街道划分责任区域和组建责任小组,落实责任人员,层层签订打假责任状,并在此基础上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打假内容设定为专门的目标考核条目,进行细化考核。
加强与企业、部门、媒体之间合作,浙江省局还构建起一张打假协作网,做到制假售假行为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在2006年查处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车用油品案中,该局尝试让公安部门提前介入,并会同公安部门一起现场检查,发现刑事追诉标准的现场证据,当即对案件实现现场移送,办案效率大大提高。此外,该局还与名优企业签订了《名优企业打假协作网备忘录》,使得联合执法打假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实现了制度化。
2007年,浙江省局查获假冒本田汽车(Honda)的汽车零部件3300多个;查获假冒西铁成( CITIZEN)计算器101箱,假冒卡西欧(CASIO)计算器260箱,涉案货值达5万余元人民币;查获假冒佳能(CANON)、东芝(TOSHIBA)复印机碳粉盒24000多只,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查获假冒尼桑(NISSAN)、三菱(MIT?鄄SUBISHI)、马自达(Mazda)、丰田(TOY?鄄OTA)、本田(HONDA)、五十铃(ISUZU)、大众、奥迪等品牌的42种型号规格机油滤清器59000多支,涉案货值共150万元。
据统计,2007年该局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有36件,累计涉案货值高达1.2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