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当吉林检验检疫局把《食品企业一类分类管理证书》发给吉林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时,会议室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该企业商务负责人张勇高兴地说:“吉林检验检疫局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不能把这块牌子当摆设,要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
近年来,吉林局在吉林省出口企业中大力推行分类管理,使72家企业尝到了甜头,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抓住时机大力推行
吉林省没有沿海港口,这直接影响了“吉林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特别是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面临来自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重重压力。吉林省许多出口企业举步维艰。
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何推动扩大出口战略目标?吉林局党组从促进吉林省外贸发展大局出发,向吉林检验检疫系统发出了“在全省出口企业进一步推广分类管理、让更多企业进入绿色通道,提高‘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号召。消息一传出,吉林出口企业群情鼎沸,纷纷向该局提出申请,希望早日获得分类管理资格。
分类管理为什么对出口企业有这么大成为的吸引力?这是因为获得一类管理企业进而成为免检企业后,就可在全国口岸享受直通放行的绿色通道优惠待遇。抽检比率低,意味着出口企业报检次数少、发货时间自主灵活、产品不压库、资金周转快、降低成本。
从2006年10月26日起享受出口食品农产品和熟制鸡肉的吉林德大公司算了一笔账,该企业每年因享受免检就节省报检费、出差费、运输费、滞港费等最少800多万元。此外,免检资格还是企业最好的广告,只要打出这块牌子,就意味着产品质量好、讲诚信。
全力以赴帮扶企业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规定,出口企业要获得分类管理资格,必须要符合守法诚信、有健全的质量保证能力、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和较好生产条件、人员素质高、具备产品追溯能力等要求。
有的企业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此时吉林局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信息、技术优势,主动出击,向各企业伸出了援助之手。
德尔福派克电气有限公司长春分公司成立于1996年,现有员工1508人,2006年产值为6亿元人民币。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通关中遇到的新问题让企业犯了难。其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库存增加,占用了大量资金。检验检疫人员闻知企业困难后,于2007年3月7日检企双方签订了帮扶协议。从此该局检验检疫人员经常深入企业车间、生产线,根据一类出口企业标准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帮助企业制定基础材料质量控制与保证文件、工艺流程文件、产品检查文件、认可检验员管理制度,使企业于2007年10月获得了一类出口企业分类管理证书。
该企业总经理陈新回忆起这段历程时感激地说:“分类管理不仅使我们快速发货、省时省钱、增长了10%的出口量,还因发货准时、信誉好,赢得了更多的客户,现在日本三菱公司和扶桑公司与我们公司达成了2009年的合作协议,这样我们公司每年就会增加500万美元的销量。”
诚信让检企双赢
一说到分类管理,长春春原汽车电线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玉德连声称“好”。他说:“现在的国际市场,对于成交和交货的时间要求越来越短,真是争分夺秒。另外,还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有时半夜或节假日国外突然来了一个订单,我们常常因产品没报检没法通关。现在可好了,分类管理满足了我公司订单采购、订单生产,‘零库存’的生产方式,客户的满意度也高了,韩国株式会社和韩国现代起亚汽车公司还给我公司颁发了SQ质量证书。”由此可见,分类管理的推行大大惠及了出口企业。
此外,分类管理的推行还建立起诚信的检企关系。吉林局在出口企业分类管理中不是一味地“放”,也按照不同的企业类别和产品风险等级分别采取“特别监管”、“严密监管”、“一般监管”、“验证监管”、“诚信监管”五种不同的检验监管方式。企业一旦违法,将受到限期整改、整改期间暂停出口、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复其出口等处罚。所以享受免检和一类分类管理的企业对这一荣誉都十分珍惜,自律意识、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吉林辖区内享受免检和一类分类管理的72家企业,没有一批货物在国外出现质量问题,发生退货或索赔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