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国家标准的出台,一般需要一到两年时间,而为了解决地震灾区的紧急需求,国家标准《水质组胺等五种生物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从申请、立项、起草、验证、批准、发布到实施,历时仅13天,而且做到“程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甚至破了SARS时期标准制定一个月的“纪录”。
5月30日—6月11日,这被国标委农业食品标准部主任郭辉评价为“破纪录的13天”,凝聚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分析测试领域多个研究机构和科技人员超常的辛勤和努力。
地震发生一周后,成都市这个本不缺水的城市因地震闹起了“水荒”。由于谣言传播,不少成都市民怀疑自来水的安全,家家户户堆满瓶装矿泉水。他们担心水源地上游因地震造成的废墟和生物遗骸会影响水质。
5月23日,四川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了科技部:灾区缺乏水中生物胺等毒物快速检测方法,需要紧急援助!
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不仅是生成荷尔蒙、核酸、蛋白质的前体,也是生成致癌物质的前体。微量的生物胺是生物体(包括人体)内的正常活性成分。但当人体摄入过量时,尤其是同时摄入多种生物胺时,会引起诸如头痛、恶心、心悸、血压变化、呼吸紊乱等过敏反应,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赴灾区考察的科技部首批分析测试专家组发现,由于国内外尚无对水体中生物胺检测的标准方法,灾区各行业、部门难以科学有效地开展相关检测分析。专家组成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李红梅敏感地意识到:起草相关标准,迫在眉睫!在与四川监测部门的座谈会上,她拨通了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总工程师方向的电话,提出制定标准的立项需求。
国标委领导紧急商议后回复:紧急启动标准制定“绿色通道”。
5月30日,立项审定会在京召开,专家们经过比对分析,从3个备选方案中选出了“液相色谱法”方案。随即上报国标委,快速进行了立项确认。由此,一个分析测试界权威单位组成的“标准”联合攻关组成立:以中国计量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主要负责起草标准,其他多家单位同时参与。
这是一场对我国分析测试行业应急水平考验的“战斗”。等待他们的是严谨、繁杂的参数优化和方法调整。5月31日,大家确定了多单位联合攻关、分工协作的工作路线。
国家标准必须符合普适性和规范性要求,并对检测参数逐一注意完善。李红梅告诉记者,从6月1日起,中国计量科学院等标准起草单位,组织精锐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不分昼夜,用整整4天的时间,对相关的14条参数进行了实验中的优化设置。
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在方法优化的同时,严格按照国标要求起草标准文本,协调环保、卫生、国土资源等国内10家实验室同步验证方案,并进行灾区实际样品测试,保证了标准对多个行业和多品牌仪器设备的普适性。“标准的严肃性决不能因为时间紧迫打折扣。”负责共同实验的一位专家解释说。
之后两天内,在通过方法验证后和收集反馈意见,最终形成了“标准送审稿”。6月10日,此稿通过了由科技部、国标委、质检总局等35个部委专家的审核。
6月11日下午3点半,送审稿终于放在了国标委审查部工作人员的案头。早已等候多时的工作人员,根据应急程序迅速投入审查,在下班前批准发布了这项针对地震灾区水质毒物检测的国家标准。
之后,科技部再次派出专家组到灾区宣传贯彻标准,培训当地检测人员,并且采集当地水样对实际水源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水源未受生物胺污染,可确保饮用安全。
“由于科技部长期支持,国内分析测试单位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再通过多部门不分你我的协作,终于让我们赢得了这场攻坚战。”经历了13天战斗的一位专家如此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