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杭州检验检疫局成立一周年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前言 一年前的7月31日,因形势发展需要,杭州检验检疫局从浙江检验检疫局破壳而出,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一年来,在浙江检验检疫局和杭州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呵护下,杭州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依法行政、科学施检、严把国门、服务地方”,认真实践监管与服务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和新举措,检验检疫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乐章:绿色的实践

  杭州局监管与服务着力于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在使经济、产业、产品绿起来上下工夫,在实现绿色的目标上出成效。重点扶持、保护绿色食品、农产品生产出口,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品质生活之城。

  监管得力,这边风景独好

  2008年年初,不少省市蔬菜出口大幅度缩水,大批企业关门停产。而杭州地区输日蔬菜出现了另一番景象,产品价量齐升、逆势而上。

  今年1至6月,杭州局共检验检疫监管输日加工蔬菜1043批、2.51万吨,货值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70.7%和83.2%,在日本全部顺利通关。究其原因,杭州局从一开始就对陷入困境的企业提供帮助、指导,帮扶输日蔬菜生产加工企业抓基地、溯源头、强管理、控农残,趋利避害。通过检企互动、监管有效、措施有力,重点解决了产品“难绿”和全程加工生产“难控”问题,责任、风险、利益的平衡是关键。

  守望绿色,带来绿色效益

  杭州地区农业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形成了一批品质稳定,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维护这些产品的良好声誉,将这些产品列入地理标志注册保护,对提升产品质量,开拓国内外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绿色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杭州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淳安千岛玉叶茶、千岛湖鱼、临安天目笋干、临安山核桃、西湖莼菜、萧山大青梅及其制品和杜家梅。拥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绿色产品,利润远远高于普通农产品。

  中华鳖(甲鱼)出口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产品,主要输往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杭州地区出口量居全国之首。2008年上半年,出口中华鳖56批、8.57万只,货值89.8万美元。

  为了保证中华鳖(甲鱼)的出口,杭州局一方面加强了对注册养殖企业的日常监管、疫病防治和药物残留监控,另一方面做好出口甲鱼的抽样检测工作,并加施检验检疫封识,实施监装,确保中华鳖在国外顺利通关。截至2007年年底,杭州地区共有4家生产企业的出口甲鱼获得韩国官方注册。

  发展“绿色”,营造一流生态环境

  杭州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给发展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杭州局看到了“绿色”的发展前景,感到了自身的责任,以有效的监管和一流的服务促进“绿色”的发展。

  7月11日,杭州局对隔离期已满的4只南美小海狮进行查看,确认小海狮们身体健康,随时可以入住杭州极地海洋世界。在建的杭州极地海洋世界,目前已有少量的引进动物。到9月初,还有伪虎鲸、海豚、北极狼等14种极地海洋动物将陆续到来。杭州局在帮助其建立隔离场、考核、进口检疫审批、动物途中监管、检疫隔离、消毒和出证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便捷服务,确保极地动物的健康安全,使市民、游客早日看到更多的健康、活泼、可爱的海洋动物。

  第二乐章:成功的实践

  杭州局十分注重监管与服务的成果和绩效,同时重视导致结果的原因和事件发展的过程,重视先进、适用的管理理念,有效的监管与服务方式、措施,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付诸实践。重点保护名优企业知名品牌产品出口;帮助企业对外成功索赔,维护进口企业和进口产品用户的正当利益;帮助企业成功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帮扶企业,捍卫“中国制造”

  2007年,美国宾州发生了一起因汽车爆胎引起的死亡事故,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车祸系中国杭州中策轮胎的质量所致,并提出司法诉讼。一时间,中策公司面临自建厂以来最大的危机,45万条轮胎被要求召回。同时,“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再次受到无情冲击。

  浙江检验检疫局获悉情况后,立即要求对“中策轮胎”进行调查。根据部署,杭州局抽取了与车祸汽车相同品牌规格的中策轮胎,并连夜送往山东局国家级实验室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策轮胎完全达到美国交通部规定的检测标准。而爆胎原因经专家和权威机构进一步调查研究证实,是由于两种品牌型号的轮胎混用而引起轮胎受力不均所致。由于杭州检验检疫局帮助中策据理力争,让事实说话,前不久,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官员专程飞往中国,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交流,对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的管理体系、产品检测表示认可。

  服务地方,营造投资环境

  随着国外产业继续向境内转移以及传统行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出口品牌,支持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出口,将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为让杭州继续成为中国最佳投资创业城市,杭州局加大有效监管和优质服务力度,协助地方政府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

  2008年1月17日,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杭州局国检信息专报第1期上批示:向为维护杭州市民营企业把关的杭州检验检疫局表示感谢。对力助杭州精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对外成功索赔,挽回500万元经济损失一事给予充分肯定。

  日前,备受关注的日本西研65型轮转印刷机安全卫生质量缺陷问题的处理,在杭州局的协助下,也有了眉目,中国贸促会对该事件作出仲裁,裁决日方接受退货或赔偿中方1000万元人民币损失、并负责保修,有效维护浙江广育爱多印务有限公司正当利益。

  热忱帮助,企业获得“通行证”

  杭州局热忱帮助企业进行预注册,取得出口过渡期,以应对已生效的欧盟REACH法规。

  从2009年1月1日起,未经欧盟预注册或注册的化学品不得进入欧盟。为使出口企业不错过半年的预注册程序,从而依据不同物质取得相应的过渡期,杭州局采用多种宣传手段和举办多期培训,利用可能机会提醒和建议,使辖区内企业对REACH法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适应法规的紧迫感。

  化学品注册反映了化学品生产贸易的国际化趋势。杭州局建议企业以积极的姿态面对,为抢占市场先机,早做准备。“早介入、早注册、早受惠”,一位已签约的企业老总如此感叹。

  目前,杭州地区已有21家化工企业与欧盟中国代理杭州瑞旭产品技术公司签订了注册合约,其中11家企业取得了欧盟预注册资格。

  第三乐章:有效的实践

  杭州局努力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探索实践更加科学、有效、适宜的监管和服务方式、措施,不断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达到监管和服务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改善的目标。重点加强对进口商品市场检查和后续管理,保护民生;探索实践区域化跨部门协作监管与服务,提高产业聚集地、产业链的整治帮扶的有效性;落实扶优扶强措施,为名优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注民生,守护品质生活

  关注市民生活品质,净化生活品质源头是守护重点。2007年以来,杭州局进入超市、商场、宾馆、酒店和4S店及个体小店检查频次增加,对涉及市民衣食住行的产品检查力度加大。

  今年初,杭州局在“香港时尚购物展·杭州”上查获一批未获得国家强制性认证和未加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玩具展销品,作出不得在展会上销售的决定,并实施监督退运。

  5月,杭州局对辖区内进境肉类存放冷库、交易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查获了112箱、2800公斤非法进境的来自口蹄疫疫区巴西的去骨牛肉,并实施了监督销毁处理,有效地杜绝了口蹄疫传入的可能。

  多管齐下,开展区域化监管

  建德市(杭州市辖区的县级市)电器产业属中小规模传统产业,在地方传统产业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杭州局开展区域化管理,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自去年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局一方面与建德市政府和质监、工商、公安等9个部门密切合作,形成对生产、销售和市场的协调管理区域化网络。另一方面将抽批检验、检验监管、执法稽查、行政处罚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并与技术帮扶多管齐下,改变低水平管理、低质量竞争的状况,促进行业优化整合、技术质量改造,促进建德市电器出口健康发展。

  2007年11月,杭州局联合当地政府召开出口电器企业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现场会。2008年3月,建德市成立电器产品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形成该市9个部门配合检验检疫部门联合执法、齐抓共管的局面。2008年3月13日,杭州局在建德市集中销毁了2800多箱、货值100多万元人民币的假冒伪劣线盘、插头插座、延长线等七种产品,此举在当地引起震动。

  实施区域化整扶后,检验监管、抽查、执法稽查和行政处罚多措并举,监管和服务到位,“产区政府负责、企业严把质量、检验检疫监管、相关部门齐抓、行业协会协调、社会力量参与”的出口产品区域化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扶优扶强,关注重点逐一突破

  今年,杭州局确定31家出口企业为杭州市重点帮扶企业,其中16家已列入浙江省重点扶持百家出口企业。

  为了切实帮助企业,杭州局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落实帮扶措施。帮扶名优企业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和质量溯源体系,促进企业利用科技创新平台,参与、开展研发和创品牌工作,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贸易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提升出口质量。

  免验可以激励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出口企业发展,从而引领整个行业发展。日前,为帮助企业申请免验资格,激励自有知识产权产品出口,杭州局检验员连续几天冒着38℃高温对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进行免验辅导。截至目前,杭州地区共有免验企业9家。积极推行分类管理工作,根据企业管理状况、产品质量情况和监管风险,对产品、企业进行管理分类,实施相应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行相应的检验检疫监管频次,全面落实扶优限劣政策。杭州现有一类分类管理企业89家。

  第四乐章:创新的实践

  杭州局追求监管和服务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积极探索实践监管和服务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措施,重点实施科技创新、“四位一体”行政执法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杭州经济和检验检疫事业的和谐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永无止境。

  引领技术之先,争取国际“话语权”

  2008年5月15日,杭州局应欧洲丝绸论坛邀请,参加了该论坛的国际会议并就生丝电子检测技术作了专题发言。

  欧洲丝绸代表世界丝绸的水平,领导世界时尚潮流。欧洲丝绸论坛是当今国际丝绸界唯一的国际性组织。杭州局是欧洲丝绸论坛欧洲以外唯一的受邀单位。

  近年来,随着欧洲对高档生丝需求的增加,传统检测方法不再适用,于是生丝电子检测技术从幕后的理论成熟走上成功应用的前台。中国的这项研究成果得到了欧洲丝绸界的普遍认同,但认同的并不局限于此,还有中国将保持这一领域世界领先和在国际丝绸界的地位。最具权威的检测研究机构意大利丝绸科学院、科莫丝绸研究所,瑞士著名的纺织品检测机构,表达了与杭州局进行检测技术比对,技术、市场合作的意向,并决定今年10月到中国进一步商谈此事。

  创新模式,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近年来,国外使用技术壁垒更加频繁,监管前伸后延链条拉长,区域范围扩大,但人员增加很少。监管的能力面临严峻考验。杭州局积极探索和实践抽批检验、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和行政处罚“四位一体”的执法新模式,重点提高现场检验检疫监管绩效,做到查得准、检得出,加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和行政处罚协调互补,提高执法针对性、有效性。

  根据企业产品状况、管理水平和诚信情况,确定相应的监管工具和方式。在企业组织原辅材料的同时,安排检验检测,针对生产过程的关键工艺进行控制,既提高了监管的有效性,又缩短检验检疫周期。

  实现检验检疫监管一体化。对进出境集装箱和进境邮包检验检疫实行一次报检和一次签证放行的流程管理,对报检的集装箱和所装载的应检货物及木质包装由货检部门统一监管,一并实施检验检疫。

  深化流程改革,惠及更多企业。在加大业务核心流程改革力度的同时,针对重点行业、不同产品明确端到端的流程及要素,实施个性化的流程改进,缩短检验检疫出证周期,提高通关效率。推行“直通放行”和实施“检企通”,惠及620余家企业。

  润物无声,满足“顾客”需求

  以政府、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实现监管、服务创新创优。既要重视政策扶持,更要落实具体扶持。润物细无声的效力更持久。

  杭州局在企业提前预约的情况下,当天检验当天出单,让许多小企业维持生计、渡过难关。纺织服装、鞋类等出口快节奏产品,从下单生产到包装出运周期很短,不少情况是当天生产、当天出货。杭州局的承诺,使企业当天取到了放行凭条,而规定的流程是5天。

  利用网络、短信平台开展服务,使得企业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办事程序、政策变动和国外动态。建立适合企业和市民需求的外网,利用网站、短信平台及时发布政策信息、警示通报等,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咨询,惠及利益相关人。

  为出口免验企业、农产品企业减免规费690万元;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19.4万份,货值48.1亿美元,为辖区内出口产品减免2.8亿美元的进口关税;帮助企业对外索赔挽回经济损失8700万美元。

  结束语 今天,杭州局正主动融入地方,协助地方营造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的环境,打造品质生活之城,促进绿色经济和效益经济发展,使企业乐意在“人间天堂”创业发展。杭州局的国门卫士们正再次集结,按照浙江检验检疫局“改革、创新、提高、发展”总体思路,朝着地方需求和杭州局发展总体布局,追求卓越,勇敢前行。

作者:周群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31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