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外部风险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随着我国认证监管体系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认证风险控制理论也会越来越充实,如何全面识别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防范措施,已成为国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面临的紧迫任务。

  近几年来,国内认证市场进入成熟期,认证速度相对放缓。这种客观环境就要求认证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认证能力,做好日常认证管理服务,培养获证组织的忠诚度,降低项目流失率,同时控制新项目的认证风险。作为认证机构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风险的存在,懂得如何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加以规避。

  熟悉法律条文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识别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因为一个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法律作为保障。目前,涉及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食品卫生法》。由于《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所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比如,《食品卫生法》的“食品”概念是狭义的,并没有包括种植、养殖、储存等环节中的食品以及与食品相关的食品添加剂、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或者使用。而食品安全问题本身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仅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中发生的食品安全法律关系进行调整,使得该法出现法律监管盲区。

  所以在审核过程中,还需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刑法》中有关食品安全违法的处置,并以《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等作为补充。

  在具体认证审核过程中,还需执行一些相应的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和专项技术要求,如《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学生营养午餐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肉类屠宰加工企业卫生注册规范》等,对于罐头、水产品、肉及肉制品、果蔬汁、速冻果蔬、含肉和(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及餐饮业,认证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时,还应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罐头生产企业、水产品加工企业、 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果蔬汁生产企业、速冻果蔬生产企业、含肉和(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生产企业、餐饮业等6项专项技术要求,作为对相应食品加工/生产类型企业进行认证的依据。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认证决定人员、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审核员应清楚并及时更新法律、法规、标准的具体规定和要求,以便在认证、审核过程中识别组织是否违法、违规,为认证决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跟踪最新信息

  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应及时跟踪最新的食品安全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认证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认证机构的认证审核,促进食品企业树立诚信意识。

  认证机构获取食品安全信息内容包括: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公告和奖惩记录、食品安全信息通报、有关媒体报道以及受审核方的检测报告等。通过获得的信息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如果受审核方一旦进入潜在风险食品安全组织行列,在认证、审核过程就要评估其风险,在审核方案策划、审核组的组成、审核过程控制、认证决定等按照加严程序进行。

  关注风险损失

  对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认证机构来说,最大的风险损失应该是认证机构品牌损失(如顾客投诉率居高、业内同行口碑较差、分级靠后等),这种损失从长远来讲是最可怕的。认证机构有必要更多地关注品牌、形象所代表的感官风险,这才是一个机构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任务,应当要花成本和精力来建立和维护。如果品牌和形象在出现问题,就很难扭转。

  所以,认证机构首先应确定其发展战略和理念,确定其机构的经营宗旨和方向,形成一个大家共同遵守的准则和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运作模式,就决定了所带来的风险类别,不同的发展模式会涉及不同种类的风险。认证机构发展战略的选择,必须把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好的成效慢慢积累起来,积少成多,从无形到有形,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作者:柯章勇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7月30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