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近两月来,在湖北省的一些城市超市、农贸市场,仍能看到有超薄塑料袋在使用,但不同的是,商家要求消费者花费1角或2角钱购买。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不满:“限塑令”怎么变成了“收费令”?国家实施“限塑令”,是为了治理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而不是为了让塑料袋有偿使用,增加消费者的负担。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问题,记者前段时间对“限塑令”在湖北武汉部分市场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
“限塑令”在超市被歪解
“限塑就是塑料购物袋必须卖钱了。”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一家超市竟如此歪解“限塑令”,将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超薄塑料袋,以百货类商品标价出售。
日前,家住江夏大桥新区的罗先生在一家名叫汇多的超市购物时,发现收银员递过来的购物单据上有一栏标称“百货类88”,价格为0.1元。罗先生不解地向收银员询问,对方却称,“限塑就是塑料购物袋必须卖钱了”,该塑料购物袋现以百货类商品的名义收费。
罗先生对限塑略有了解,可手上这种超薄的塑料袋和以前用的免费超薄袋并无两样。于是,他向江夏区工商大桥所进行了投诉。
执法人员前往该超市调查发现,该超市使用的塑料袋是6月1日前购进的,没有任何标志和收费条码,厚度明显不符合国家标准,却以0.1~0.3元的价格出售。于是,执法人员将该超市违规销售的1万余个塑料袋全部予以没收,并对超市进行了处罚。
“限塑令”在高校食堂难生效
近日,武汉几所高校的学生致电本报记者反映称,学校食堂里一个塑料袋仅收3分钱,因“用塑”成本太低,让“限塑令”在高校食堂形同虚设。
根据几名学生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武昌的一所高校,看到几名学生正拎着用塑料袋装着的早点,从食堂内走出。谈及限塑后的情况,一名戴眼镜的男生称,现在与以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因为一个塑料袋仅收3分钱或5分钱,很多学生根本不在乎。
在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几所高校食堂,每个塑料袋的价格也都定在3分钱。一家食堂工作人员称,6月份之前,学校食堂每日要用塑料袋约2000个,现在仍然维持在这个数字左右,并没有多大变化。
“这种情况的产生,与塑料袋的价格较低有一定的关系。”武汉大学一位社会学专家称,塑料购物袋收费不可能从根本上治理白色污染,它只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手段之一。学校应加大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同时也应考虑适当提高塑料袋的价格。
“限塑令”在集贸市场不畅通
7月15日,记者在武汉市区各大集贸市场发现,作为城市主要的塑料袋消耗场所,“限塑令”在集贸市场难以畅通执行。
在常青花园菜市场,记者看到,尽管场内张贴着市政府“限塑”通告,但仍有不少经营户使用红色的超薄塑料袋。而根据规定,这种厚度低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从6月1日起禁止使用,同时对厚度0.025毫米以上的塑料袋应实行收费使用。
一蔬菜摊主说:“顾客要袋子,我还是得给,不然就没了生意。”
在阳光花园路边集市,一位摊主向记者抱怨:“限塑”只限制了大厂,小厂还在生产,都是主动送上门,但原来的小塑料袋一捆90个只要2元,现在涨到2.5元,大塑料袋则从原来的3元涨到3.5元。
记者从相关管理部门了解到,由于集贸市场规模庞大、分布零散,落实“限塑令”首先要下大力气使不符合规定的塑料袋退市。据不完全统计,仅武汉市现有约330多家集贸市场,每年使用塑料袋约9.6亿个。
“限塑令”出现两大盲区
之一:直接装食品的塑料袋仍可免费?
“限塑令”规定,用于直接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可免费提供。可据记者调查,湖北一些超市及大学生食堂却借“限塑令”之名,要求装食品的塑料袋也必须出钱购买。如此收费到底对不对?湖北省有关部门一执法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暂无定论。
据悉,“限塑令”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但盛散装生鲜食品的塑料袋,直接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预包装袋等不在收费范围内。
执法人员称,“限塑令”只称其不在收费范围内,商家收费是否违规,目前暂无定论。物价部门则表示,是否收费一般由商家自己定,只要符合“食品用塑料袋”的质量规定即可。
之二:塑料袋是否合格难甄别
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是否合格该如何甄别?湖北省质监局相关人员表示,塑料袋的“合格”印记一般都打在箱子上,单个塑料袋上是没有的。目前,主要甄别办法就是看塑料袋上是否有生产商的厂名和厂址,再者就是凭手感,质监部门也会重点抽查塑料袋。若消费者有疑问,可拨打12365投诉、咨询。
对此,很多消费者尚有疑问,虽然规定塑料袋厚度不低于0.025毫米,但仅凭肉眼却很难甄别。万一有商家采用不合格的塑料袋,消费者仅靠看厂名厂址,或者凭手感很难做出判断。
记者走访了中百、麦德隆等大型超市,用的都是有合格标志的塑料袋,而部分小型超市的使用的塑料袋,虽然有厂名厂址,但合格与否则很难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