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夏天,空气湿度增加,加湿器便失去用武之地,市场销售也变得冷清了。不过,对于加湿器市场而言,还是有好消息的。不久前,由众多企业、研究机构和质检部门参与制定的加湿器国家标准送审稿已经通过审定,形成的报批稿也已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获批并颁布实施。
加湿器国标即将出台,不仅对行业发展是一个利好,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多年来,由于一直没有加湿器国家标准,使得目前国内加湿器市场参差不齐,产品质量难以保障,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宣传上任意夸大性能指标,既误导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我们知道,加湿器本是为健康而生产的,加强宣传产品的健康功能自然也就成了所有加湿器生产和销售者的诉求。然而,加湿器是如何保证“健康”的,长期以来整个行业并未给出科学、准确的说法,大多数厂家也只是依照各自的理解,或者干脆自创一些健康概念,进行营销宣传。就连体现加湿器基本功能的“湿”字,许多厂家也并不清楚它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关系。比如,某著名加湿器品牌曾经流行一时的广告语“那叫一个湿”,就存在不科学的问题,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批评者认为,若从医学和人体健康角度考虑,广告语以夸张的语气强调“湿”,突出“湿”的正向价值的表述方式,并不恰当。空气干燥易于呼吸道疾病的传播,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很有必要,但空气环境并非越湿越好,湿度过高也会诱发流感、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医学研究表明,当环境湿度在45RH%至65RH%之间时,不仅病菌很难传播,而且人的思维、感觉、机体功能也会处于最佳状态,因此,这一湿度区间被称为“健康湿度”。
但这一医学知识对于许多加湿器生产厂家而言,却是缺失的。一个业内数一数二的知名大品牌尚且存在这种能被轻易发现的问题,那些杂牌或小企业所可能存在的问题只会多不会少。事实上,加湿器市场目前的状况的确不容乐观。各地消费者协会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加湿器的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除加湿效果不好、漏水、噪音大等功能质量问题,退换或维修等服务质量问题也很严重。而质量技监部门监督检查也发现,目前加湿器市场鱼龙混杂,一些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无视产品质量,使用劣质原材料加工生产加湿器,粗制滥造,且大多没有国家的检测或认证,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电器配件或电源线质量低劣以及设计和功能性问题而造成的漏电、触电事故和火灾时有发生。这就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反映的是我国加湿器市场秩序混乱以及行业尚未成熟的现实。因此,尽快制定加湿器国家标准,已经成了广大消费者和那些重质量、守信誉的企业共同的呼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就加湿器行业标准问题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公开募集有关企事业单位参加包括《加湿器性能技术要求》在内的8项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加湿器行业国家标准开始提上日程,而许多业内正规企业也纷纷向标准化委员会递交“加湿器行业国家标准企业参与制定申请书”。
可以预计,随着加湿器国家标准的出台,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发展迅猛、市场年销量多达数百万台的庞大的加湿器行业,将会结束长期存在着的不规范竞争的局面,从而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而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也就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