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品牌日立电视靠技术创新走过133年
站在数字家电更新换代的当口,海尔、海信、长虹,国内家电业这三巨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海信坚定地走自主研发、长虹通过巨资收购来提高技术、海尔则继续走品牌之路。然而,客观的说,中国家电行业研发能力还没有赶上那些一线的国际品牌,面对博览会上同台竞技的外国同行,我们依然能感到形势严峻。
在热热闹闹的博览会一角,记者发现了日立电视,他们的平板电视是整个展厅中最薄最轻的,而这也正是电视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整体的这款机子,它的厚度只有3.5厘米,那就是很薄很薄的,差不多这么厚,我们的重量也很轻,我们32寸可能只有10.9公斤。”
“那我能把它抱起来吗?”
“可以呀,没有问题。”
“我来试一下,20斤,那正常的平板电视一般得多少斤?”
“正常的电视一般可能要在40斤左右。”
“你觉得它轻吗?”
“轻,我能抱两个。”
记者遇到的一个小伙子是海信集团的开发人员,他说现在国内还没有厂商能做这么薄的电视,而国外已经有好几家了,东芝中国区的副总雷海涛证实,研发新产品,东芝从不犹豫。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雷海涛:“我们就是宁可把所有的利润都投到这个下一代的产品上来开发。”
记者:“您宁愿把所有的利润?”
雷海涛:“对,因为从数字上来看是这样的,都是5%左右。”
记者:“那这个技术研发的成果给你们带来了多大的好处?”
雷海涛:“干脆这么说,因为东芝现在正好今年是133年,1875年成立的,实际上一个公司能生存这么多年的话就是靠技术吃饭,随时跟进这个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才能使一个公司能够生存这么多年,现在我们就是面向下一个133年。”
雷海涛使用了迂腐这个词来形容东芝对技术创新的坚持,而正是这样的迂腐让东芝平稳走过133年,在坚持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东芝提高技术的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同其他公司的合作。
雷海涛:“有很多,比方说在这个小型的液晶面板,我们和松下有合资公司,就是说是一种互补,实际上说双赢,也可以说是一种互补的这种合作,就是说避免大家很多公司重复投资,有些东西可以比较有效率的把这个事做出来。”
雷海涛认为,没有一个企业拥有所有的核心技术,正是各个企业之间技术上的合作使得产品能够更快地研发,更快地投向市场。
记者:“海尔和海信,您觉得他们是有合作的空间的吗?”
雷海涛:“这个别的公司的这个事情不好说这个。”
记者:“或者说国内的家电行业,他们彼此之间您觉得是有合作的空间?”
雷海涛:“我觉得完全是有合作的空间,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国内的家电厂商,当然现在非常壮大,这个生产的量也非常大,但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可能还有限,在这个领域里边的话,我觉得更需要大家坐在一起合作,这样才会使力量更强。”
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是共赢的,那么海尔,海信两大家电业巨头同在青岛,近在咫尺,他们能合作吗?
记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整个展馆中最好的地方,以往,我的左边是海尔右边是海信,他们就像青岛市的哼哈两位门将把守着这个黄金地段,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比谁的音乐声音更响,谁的展台搭得更高,今年海信说地方不够大所以没有来,而一个更准确的说法是展会没能给海信提供一个最好的地方足以与海尔抗衡,因此他们选择了离开,由此可见,这两家家电业的巨头他们之间的竞争是多么激烈,他们的关系又是多么的微妙。”
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可让企业从中获益
我注意到一个变化,随着电子产业升级,开发一项新技术的投资风险也在同步放大,很多国外企业都放弃了单打独斗的习惯,开始联手搞研发、做产品。其实,对企业来说,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利益总是第一位的,即使那些常常把合作挂在嘴边的公司,也是亲兄弟明算帐,那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坐到一起来呢?记者在博览会上看到了很多技术标准组织的身影,它们就在各家企业之间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所谓技术标准,它的三个方面的特点:一、各个企业通过向标准组织提供各自的技术和专利,形成一个个产品的技术标准;二、企业产品的生产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所有的产品通过统一的标准,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销售产品;三、标准组织内的企业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共享彼此的专利技术。
看来,这些标准组织绝不是到展会上来看热闹的,那么,他们的到来究竟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来看看一个叫闪联的标准组织。
在消费电子博览会上,中国的标准组织闪联和日本松下HD-PLC标准联盟正式签约,闪联的负责人孙育宁告诉记者,事实上,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都在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
闪联信心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总裁孙育宁:“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那企业可以共享自己的相关的创意,对技术发展的判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在这个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通过企业联盟之间的这种合作,可以比较有效的实现技术专利这个授权和共享。”
记者:“我比如说,我只有一项专利,我把它贡献给了标准,那么我可能从中获得十个更多的专利技术为我所用是这个意思吗?”
孙育宁:“对,我们自己约定,在闪联这个技术标准里边,我们要求所有参与的,我们的企业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专利的授权。”
孙育宁认为,在同一个技术标准下,企业之间可以更好地进行技术合作和专利共享,而技术标准的不断更新,也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目前,海信,长虹,TCL,康佳等都已经加入了闪联标准。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德轩:“因为每一家无法单独做成一个标准,都只有参与,你不参加那你就享受不了,你参加你可能做一部分工作,但你可以享受全部,这是很划算的。”
企业都很乐意参加技术标准的制定,因为可以从中获益,而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也认为技术标准是企业的生命线。
中国电子商会会长曲维枝:“我们现在讲我说这个产业大,但是缺少核心技术,就是好多标准,你自己没有标准,你跟着别人走,所以标准是这个产业的生命线,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的制高点。”
曲维枝认为技术标准可以让我们的企业间有更好的合作,同时国家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更是企业获得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曲维枝:“我认为是需要组织,大家都来参加,他们都单打独斗没那么大能力,韩国能做到CDMA的时候,它就国家拿了五千万美元,四大企业拿了五千万美元,然后统一组织研发,起来了,一年干起来了,就是这种路子,例子挺多的,中国,我觉得需要加强组织。”
半小时观察:竞争意识也要升级
每年在青岛市举行的消费电子博览会就像是一个舞台,来自世界各地的演员们在那里粉墨登场,用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来进行“自由连接”。但是“自由连接”有时候只是主办方的一厢情愿,中国家电企业要通过资本、技术和品牌的合作摆脱恶性竞争的宿命,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家电业一直处于外表光鲜内里苦闷的状态,持续了二十来年的价格战如今还是战战不休,以前跨国公司在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中吃尽了苦头,但是今天他们通过技术更新、产品换代,让中国企业体验到了差距的苦头。
如果不谋求企业间的合作与共同发展,有理由相信,中国企业最终有一天,会被跨国公司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挤到市场边缘。其实对于这样的危险,国内家电企业也意识到了,十多年前,长虹挑头的彩电联盟,可以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这个简单的联盟和一纸宣言,始终还是没有解开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而新技术、品牌和资本的全方位对接则更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操作。
随后家电市场上出现的标准组织,似乎给家电企业的合作带来了一丝新的希望。它的角色说白一点,就是要在各位巨头中间,当好和事佬。但这几年中,国内的这些家电巨头们似乎没有认真的对待过这个中介组织,我们期待中的强强联合,依旧在以龙虎斗的形式继续上演。或许有一天,我们能看到中国家电企业之间的合纵连横,能看到企业间良性互补的合作,但今天着急要做的,还是革新企业的竞争意识,这样的功课,将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我们都知道手里的手机、电脑要升级,企业的头脑也要跟的上新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