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虽美,但可能比内容物更贵。不过,今后部分商品的过度包装问题可望得到遏制。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拟对饮料酒、糕点、茶叶、化妆品4类商品作出“包装层数不得超过3层,商品包装成本总和不应超过售价的12%”的要求。
4类商品包装不得超3层
该《要求》由国家标准委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包装联合会等7家单位起草,适用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和化妆品。标准规定了食品和化妆品包装的基本要求、限量要求和限量指标计算方法。
标准拟强制规定,饮料酒、糕点、茶叶、化妆品这4类商品的包装层数必须不超过3层,粮食的包装层数必须不超过2层。在“包装空隙率”指标上,要求饮料酒、糕点的包装空隙必须不超出商品体积的55%,化妆品不超出50%,茶叶不超出25%,粮食不超出10%。不属于饮料酒、糕点、茶叶、粮食的其他食品包装空隙率应不大于45%,包装层数应不多于3层。不过,除了上述属强制性条款,新《要求》的其他要求均为推荐性条款,如标准拟规定,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宜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2%等。
食品过度包装问题严重
事实上,在当今社会,过度包装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据报道,在广州某商场,一个端午礼篮标价为598元,里面除了配有3只XO酱鱼翅粽、鲍鱼粽及多只绿茶粽、咸肉粽外,还搭配有一瓶法国红酒,一罐特级茶叶以及杏仁饼等。
精美的包装有时让人有“买椟还珠”的欲望,但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不容忽视。豪华包装的包装成本越来越高,占产品总价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且要消耗大量纸张、木材、丝绸、金属等自然资源,造成极大浪费。
有关部门统计显示,仅是北京市每年产生的近300万吨垃圾中,各种商品的包装物就约有83万吨,其中60万吨为可减少的过度包装物。而在全国每年的城市固体废物中,包装物占到了30%。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的2亿吨生活垃圾中,包装物就有4000万吨。这些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