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级人物绝对是有思想有水平的,可他们的精彩亮相并不是先天性的,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管理流程值得我们深究。为了更详细地说明大师的成长环境,了解他们是如何学规律、找感觉的,笔者在此引用美国《读者文摘》编辑部的一套具体的管理流程来说明。
找感觉看流程
美国《读者文摘》编辑部有一套具体的管理流程:
编辑们每个月要研读高达500份的杂志,然后将其中的文章分成NU(无用)、U(有用)、P(可能有用)3类。必要时编辑们还要在文章空白处加上评论。
负责阅读的编辑不仅要选择、标示文章,也要删减文章。通常是将原来的文章,浓缩成原文1/4的程度,然后再由部门主编审查一遍,送到终审编辑手里。
每月由终审编辑负责选出30篇文章以及所有的补白资料和书摘。
在浓缩文章的过程中,每个编辑使用不同颜色的笔,终审编辑对什么人做了什么删改一目了然。
根据估算,为了选出30篇可供浓缩为一期《读者文摘》的文章,编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阅读上。当终审编辑完成打印好的样本后,送到副主编手里,副主编审查后,再送给主编审查。审查完以后的样本,还要送到研究部门检查有无错误,并分送至审稿编辑部和律师处检查有无法律上的问题。直到出了校样,文章还是可能再被浓缩,以腾出空间给新的补白或其他的资料。
主编华莱士看到的最后校对样,通常是即将付印的那一份。如果他这时候做了修改,通常是提出另一篇更合乎编辑主题的文章。华莱士鼓励编辑们彼此竞争,并曾经一度将终审编辑增加到5至6位。评价终审编辑的标准,是他们负责的那几期杂志在报纸摊位上的销售量。
由于购买原作或转载文章都需要先经过一位终审编辑的同意,所以助理编辑们经常把从终审编辑手里退回的稿件转到另一终审编辑手里,终审编辑的眼光也因之受到考验。
如何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待这个流程,笔者这里引用新经验管理主义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彼得·德鲁克说的一段话来回答:对管理工作的最终考察是企业的绩效。一方面是因为编辑都是理论工作者汇集之地,感觉奇特;另一方面美国《读者文摘》是一个特别的编辑部,这里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找感觉,对于管理学来说,知道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可以说,美国《读者文摘》编辑部基于内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为了增强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成功地在“立足实际、统筹设计、突出管理、方式多样”原则的指导下,做好了“组建一支企业文化内训队伍、建立一个编辑部文化库、建立一套编辑大师文化晋升机制和平台、开展一系列专题活动、树立编辑大师成长宣贯典型”等工作。
寻规律做大师
如果任何一个单位都能建立一套轮换的最终质量管理进阶制度,那么就能持续、稳定地保证管理的质量,有了这个制度,当然也有利于质量大师的培育。这样看来,本杂志受到全世界的热捧也不会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进行这样梳理式学习的时候,也许你一定有所感觉了,我们如果再把这种感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这就叫作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深刻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觉它。另外,当我们跳出了自己的行业,来看整合不同行业的编辑部管理的时候,我们就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找出适合自己生存、发展、经营的道路,并时刻提醒自己,过去的成功并不一定等于你掌握了一把通向未来的钥匙。
寻规律。也就是说要从不同行业的分析感悟中学习,这里所说的不是照搬,而是理念与思路在编辑营销实践中寻找规律的结果。尽管其中有色标管理、还有档案管理工作,但很大一部分还是对大师的推介。用创始人戴维斯·华莱士自己的话来描述《读者文摘》,它“以非常广阔的媒介形式,致力于丰富各种年龄与文化层次的人们的生活。使他们受到教育,并得到娱乐”,这样一个高质量的杂志,自然会有大师级的人物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