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日,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致函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请求支援北川县城在唐家山堰塞湖分洪前最后一次“消杀灭”工作。不同寻常的是,在多支驻北川县的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伍中,只有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防疫队接到支援请求。
临危受命,就是灾区人民对一支抗震救灾队伍及其领导最大的褒奖与信任!
作为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防疫技术服务队的副总指挥,卫生检疫监管司副司长马立新在入川后三到都江堰、三去北川、两上平武。在10多天的时间里,他冒着余震频发的危险,强忍着病痛跑遍了总局卫生防疫队各个驻地。“光靠开会、打电话遥控咋行?只是蜻蜓点水,不深入一线就无法把国家质检总局党组的各项要求全面落实到位。”5月23日下午,马立新一到都江堰就率领24名队员对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近6万平方米的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实施了卫生防疫处理,身先士卒的务实作风让服务队员们印象颇深。
面对灾区满目疮痍,为切实把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提出的“科学救灾、务实救灾”重要指示落到实处,马立新从抓协调、抓技术、抓管理、抓思想、抓服务入手,充分发挥检验检疫部门的人才、技术和装备优势,多措并举,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中。
由于卫生防疫队承担的消毒处理工作点多面广,地跨两市三县,牵涉当地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服务单位(乡村)、协作单位、后勤保障单位等方方面面,统筹协调无疑是确保工作正常开展的重中之重。每到一个作业点,马立新总是首先协调解决工作安排、人员调配等实际问题。经马立新亲自主抓和四川检验检疫局主要领导的多方奔走,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防疫队目前已与各驻地的市、县指挥部等单位建立起了协调顺畅的联络机制,确保了卫生防疫工作在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下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在作业现场,马立新特别注意药品的选用和药液的浓度,定期检查配制方法和处理效果,对关系卫生防疫处理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亲自把关,一丝不苟。“既然我们是从事卫生防疫处理的专业队伍,更要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专业优势。绝不能因为身处灾区条件简陋,就在工作质量上打折扣。”他多次强调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标准,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消杀灭”工作质量和队员人身安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马立新注重在灾区构建卫生防疫技术服务的长效机制,主张为灾区人民留下永不撤离的防疫处理队。除了保质保量地完成日常卫生防疫工作之外,总局卫生防疫队还抽出休息时间为受灾单位和灾区群众举办“消杀灭”知识培训,服务内容逐渐从前期单一的卫生防疫处理转变为防疫处理和防疫知识培训并重,此举有效地扩大了质检卫生防疫技术服务的内容,延伸了技术服务领域。
为加强对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总局卫生防疫队一进驻灾区就不失时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马立新全力支持临时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群体在此次技术服务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极大地鼓舞带动了大家,相继有多名队员向临时党支部表达了希望入党的强烈愿望,并已有4名队员光荣地火线入党。
在灾区一线,马立新吃泡面、睡帐篷,与服务队同吃同住,风餐露宿,他身体力行并大力倡导“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四特”精神,叮嘱全体队员在抗震救灾斗争中锻炼意志、砥砺自我,经受考验。针对大多数队员都比较年轻,置身艰苦环境时易出现情绪起伏的特点,马立新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抗灾不是作秀,更无法享受,大家都要充分认识抗震救灾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全力以赴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入川后,总局卫生防疫队作风扎实,纪律严明,以实际行动逐渐赢得了绵阳、都江堰等驻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信任和群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