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限塑令”正式实施之后,湖北某大学的学生食堂便开始对用于盛装食品的塑料袋收费,收费标准是小袋子1角钱3个,大袋子1角钱两个。令学生们感到郁闷的是,即使只需要一个袋子,食堂也要求花1角钱,多买的袋子用不了就带走。“限塑令”本意是为了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而该校食堂的做法却明显适得其反。得知这种情况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派人进行了调查,但他们表示,对该食堂内仍在使用已被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的部分摊位,他们有权进行查处,而对于那些符合规定的塑料袋的收费和使用问题,他们则无法干预。
其实,湖北这所大学学生食堂在塑料袋收费一事上,不仅“用不了带走”的做法有违国家政策初衷,而且收费本身也是缺乏依据的。“限塑令”关于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规定是有范围限制的,其中用于装盛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即在“有偿”限定之外,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农贸市场、超市、餐馆等场所购买上述商品时,仍可免费索取塑料袋。虽然该大学食堂的做法明显不合理,但问题是,政府监管部门对此却无能为力,原因很简单,到目前为止,监管部门一直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和法律依据,于是便出现了“不收费好管,收费反而不好管”的尴尬局面。
尤其让人觉得尴尬的是,乱收费者不仅利用政府管理上的漏洞钻了空子,而且往往表现得理直气壮,占了便宜还能卖乖。湖北这所大学学生食堂在其收费告示里就敢写“为落实国务院精神”这样的话,大模大样,冠冕堂皇。
简单地把“限塑令”当做“收费令”,以公益牟私利,发现其中“商机”者,绝不止上述大学食堂一个。有媒体调查发现,现在许多医院的药房也在利用“限塑令”赚钱,它们有偿提供的塑料袋虽然比超市里的小,但售价却远高于后者,个别医院竟卖到1元1个的“天价”。而由于医院并不直接经营塑料袋生意,其高价自然也诱使附近的小卖部、小摊点加入进来,向患者兜售塑料袋,实现与医院的“机会共享、利益均沾”。
不管是大学食堂,还是医院药房,它们严重误读、曲解“限塑令”,并从中寻找“商机”的做法,不仅影响了国家政策的严肃性,也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权威构成了挑战。然而,仅仅指责商家显然是不够的,毕竟,这只是一个结果,原因还在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方面有自己的软肋。
因此,要真正实现“限塑令”遏制能源资源浪费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完善“限塑令”的相关条款,拾遗补缺,弥缝堵漏,既要制定配套的实施细则和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又要分工、细化并衔接好政府各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责任,确保该制度得到持续有效的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