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县地处甘肃省东南与四川交界的偏远山区县。地震中文县质监局借用的办公楼成了危房。但这个只有13名职工的质监局临危不乱,在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杨柏林的带领下,集合好队伍,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履行职能,全力以赴投身抗震救灾。危难时刻,小小的质监局发挥了大作用。
紧急集合
汶川特大地震袭来,把文县变成了孤岛,也把文县局的13名职工分割在了3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用了40个小时,队伍终于集合了起来。
5月12日是文县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该局只有3个人值班,在外执法检查的主持工作的副局长杨柏林一行立即起身赶回县城。
因为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杨柏林一行6人几乎是连滚带爬,15公里路走了4个多小时。“我去政府开会领任务,你们5个人分头去看看局里情况,走访所有职工家属并把他们安顿好。”在进县城的路口,杨柏林看到有政府办公室人员在路口召集领导干部去政府开抗灾会议,于是在路口下达了文县局的第一个抗灾任务。
是夜,通讯还是中断,在碧口镇的张书平等6人和陇南市计量所巩亮等一行3人依然杳无音讯,所有的人都在焦急不安中度过了一夜。
5月13日一大早,杨柏林就召集在县城的全体干部开会,成立了抗震救灾行动小组,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工,并确定首要任务就是联系解救被困在碧口镇的张书平等人。
而此时,困在碧口镇的张书平等6人在汽车里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白天来临,电话、道路依然不通。在等待中煎熬了30小时之后,5月13日晚7时,公路终于通了,张书平等人立即起身往回赶。
5月14日零点,全局13名职工终于到县城会合了。
发布安民告示
来不及安顿家里的事,也来不及整理局里的办公室,文县局的13名职工立即投入了抗震救灾中。5月18日,通过县抗震指挥部发布了质监部门的第一份安民通告。
5月14日,营救困在苗家坝电站的市局计量所巩亮一行3人成了文县局的头等大事。杨柏林和周海全冒着余震赶到受灾最严重的碧口镇,但是苗家坝电站到碧口道路受余震影响,一路滑坡不断、乱石飞滚,他们努力了一天也没有接到巩亮等人。
5月15日中午,余震间隙,杨柏林终于接到了巩亮,并立即安排车辆将他们送回陇南市。
局里的干部纷纷劝家在陇南市的杨柏林也借送人的机会回家看一看,被他谢绝了。此时,局里的其他人也没有闲着,张书平、杜田社在县体育场支起了帐篷,成立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临时办公室。
5月16日上午,他们召开局务会议,商议近期工作,并安排抗震救灾值班事宜。会后,杨柏林、张书平、周海全、任先强等人前往各液化气站去检查安全。下午,召开全体职工会议,要求全体职工注意自身安全,并按要求搞好近期工作和值班事宜。
5月17日由周海全带领几名职工检查各门店经销的食品。杨柏林等人把前一天检查特种设备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认为应该将情况上报县抗震指挥部,通过指挥部通告提醒各单位注意特种设备安全。
5月18日,文县抗震救灾指挥部通过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向全县播发了一则重要通告,提醒企业和广大居民,所有特种设备在地震期间一律禁止使用,待地震灾害解除后须经特检部门检定后方能使用。
广播通知后,杨柏林等13人又分头将通告和地震期间特种设备安全注意事项逐一送到有关单位和企业手中,并要求每个单位进行签收。
5月20日,全局出动对各地送到文县的所有救灾物资、特别是食品和饮用水的进行了全面的质量检查。
“这几天余震有上千次了,特种设备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必须再做一次全面排查,同时要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地震影响情况做一次摸底,有条件的要让企业抓紧恢复生产,保证供应。”5月22日,文县局再一次进行了全局工作总动员,13名工作人员分赴了各个乡镇。
忘不了结对的乡亲
顾不上自己的家、顾不上远在百公里之外同样身处地震灾区的父母妻儿,杨柏林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局里结对帮扶的书舍乡黄瓦村的乡亲们。
5月19日,心头一直牵挂着乡亲们的5名质监干部在杨柏林的带领下一路辗转赶到了黄瓦村,了解灾情,帮助村民搭建临时帐篷。“杨局长,真是感谢,你是我们最亲的亲人啊,有了你们,我们抗灾就有了主心骨了!”村支书刘伟得知杨局长没顾得上回家里看看,先来看望乡亲们的事情后,连连表示感谢。他还大声地告诉村民:“杨局长顾不上家人先想着乡亲们,我们一定要镇定下来,树立抗灾自救信心。”
村支书的一番话,让村民清理废墟、整理帐篷的动作明显快了起来。这天,杨柏林一行帮村民搭建起了10多顶帐篷,可以满足一半的村民居住。
5月21日,再去黄瓦村的时候,杨柏林感到村民们的情绪稳定多了,这一天他们又帮村民搭了近10顶帐篷。同时登记了受灾农户的名单,统计了灾区群众损失并与村支部就搞好救灾物资分配发放和灾后生产自救进行了商讨,提出了工作计划。
5月25日、27日,强烈的余震在文县相邻的青川多次发生,文县震感强烈。地处中心的杨柏林和全局12名干部职工却显得十分平静,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已经经历过了上千次的余震。但他们还在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