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某报纸近日指出,美国的制造业正在重整旗鼓,其潜台词是,中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
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总是从低成本开始的,但这仅仅是起点,并不代表成功。如果不能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发展就会停滞。如今我们的成本优势正在丧失。
低成本出口优势来自低工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不受保护的劳动力,是低工资的两大来源。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们的这两种优势正在丧失。无论从劳动力无限到有限的“刘易斯拐点”是否来临,劳动力短缺已成为许多出口企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新《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和实施,也为低工资画上了句号,这宣告了低工资劳动供给时代的终结。
就我国而言,成本低廉还来自政府鼓励出口的政策,低估的人民币汇率,高达13%的出口退税,资源的低价格,环境保护不力,都降低了出口成本。但这个时代正在结束。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出口退税已降至4%,资源价格也在调整,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变化自然使成本增加。
低成本的优势正在丧失,出路自然是转向技术优势。政府多次强调技术创新,其意义正在于此。但是,应该看到,就我国整体而言,在短期内还难以具有技术优势。这首先是因为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还不高,缺乏重大技术突破的能力。其次,我国的出口以中小企业为主,缺乏具有技术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和特大企业。最后,我国有专利法,但实施尚不尽人意,侵权事件屡禁不止,创新者得不到有效保护。
成本优势在丧失,技术优势不可得,出路何在呢?其实世界上具有原创能力的国家并不多。在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之间还存在一种产品质量优势,韩国、日本等国出口靠的正是这种优势。汽车、家电这类制成品并不是韩国、日本人发明的,许多专利技术也非这两个国家所创,但他们生产的汽车、家电甚至打遍天下无敌手,这就在于产品的质量。而且,欧美这些国家的出口优势也并不全来自技术优势,许多靠的还是质量优势。我们的出口产品之所以卖不上高价,除了品牌原因之外,就是质量上不去。我们与国外的多次贸易冲突也来自产品质量。
技术突破不容易,但提高产品质量并不难,这里有两个问题是关键。一是国家要提高质量标准并强制实施,许多产品达到了国内标准,甚至被评为国优,但却达不到国际标准而招致退货。这说明国内标准定位低实际上纵容了企业,提高强制性标准,企业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二是培养大量技术工人,我国由于技术工人缺乏而造成的质量损失每年达2400亿元(这尚且是两年前的数字)。一个制造业大国靠的是技术和工人,离开了这些工人,再好的技术也没用。
事物的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在成本优势与技术优势的中间是质量优势。而且也只有经过质量优势才能进入技术优势。提高质量优势正是我们制造业和出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