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抗震救灾尤需质量安全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和卓有成效地进行着。由人民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政府部门派遣的专业救援人员以及来自社会团体和民间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组成的一线力量,奋战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方;在灾区之外,社会各界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捐款、捐物、献血等各种形式表达爱心,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后方力量。在中华大地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景处处可见。

  战胜这场自然灾害,将震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这既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期望,也是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震灾所可能造成的损失并不限于四川灾区,也不限于可见的物质层次,其危害可能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和具有潜在性的。

  以往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经验表明,由于灾情发生十分突然,这会对社会造成一种很大的心理冲击,容易形成不安情绪,而且,当全社会集中精力关注支援灾区时,其他方面就容易被忽视,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就有可能滋生。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出紧急通报称,经公安部核实,部分红十字会官方网站遭非法入侵,不法分子篡改网站面向全社会发布抗震救灾募捐的专用账号,实施诈骗。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做好前方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后方社会秩序的安全稳定。

  说到后方安全,人们必然会想到质量安全,这的确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灾区的救援与重建,需要大量的食品、药品、建筑材料等物资,如果这些物资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么这就无异于给灾区人民和救援工作雪上加霜。因此,所有向灾区捐献救灾物资的单位和个人,以及那些生产、销售用于救灾的产品的企业,都要本着对灾区人民的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安全可靠的产品。而政府各相关监管部门,更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对输入灾区物资的监督检查,严把质量安全关。

  灾区之外和非救灾物资的质量安全同样不容忽视。企业不能因为灾情影响自身的质量管理,向灾区捐款、捐物只是表达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而企业最根本的社会责任则还是要由向全社会提供合格、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来体现。产品的质量安全既不能由特殊状况下的企业爱心代替,更不能借献爱心降低质量安全标准。与企业生产相应,市场监管部门也不能因为灾情影响正常监管职能的发挥,在尽最大努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必须能够拿出足够的力量抓好全社会的质量安全工作,尤其不能放松对假冒伪劣的警惕,要严防借机发国难财的质量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坚决依法查处,严惩不贷。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从震灾发生至今,抗震救灾一线和整个社会大后方的质量安全环境是可靠的、有保障的,这有赖于党中央、国务院对抗震救灾工作的严密部署,有赖于各政府职能部门、广大企业和社会民众共担责任所形成的强大正义力量。

作者: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5月19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