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渴望摆脱一切束缚,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恰恰与主观愿望相反,社会越进步,生活的禁令越多。它们一道接一道地被发布,从前诸多“自由”的生活习惯遭致“刁难”和“封杀”。于是,常听到周围有人嘟囔:不舒服,不自由。
今年6月1日,国家将要实施“禁塑令”。届时,超市不再向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对顾客而言,此举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不过,想到全国每天将减少使用数亿个塑料袋,等于铲了几座“白色垃圾山”,大多数公民的态度鲜明,表示坚决拥护。
吃饭饮酒,聊天抽烟,从前都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如今在饭馆里却遇到了障碍———且不说“酒后驾车”的禁令让司机望而止步,北京地区近日又有规定,要求各餐馆设置吸烟室或吸烟区。这个“禁烟令”一出,让烟民感到特别委屈:自古烟酒不分家,今日吸烟关“禁闭”?对了,暂时让您受点儿憋屈,换来空气清新的就餐环境,值得。
贵州省贵阳市近郊有座美丽的水库,以前是个游览景点。近日贵阳市政府以保护饮用水源的名义发布禁令,虽然失去一个好去处,但还是得到多数市民的理解。在北京的颐和园西侧,也有一个作为饮用水源的小湖,湖水清澈见底,“饮用水源”的牌子赫然矗立。偏偏有群游泳爱好者喜欢在这儿“泡澡”,无论春夏秋冬,湖畔都聚着一群白白胖胖的泳客,有的人兴致来了,还要穿着小裤衩在岸边跑几圈,引得游客纷纷侧目。可笑的是,一位大学教授煞有介事地撰文批评政府,指责执法部门,说是不给市民提供野泳的场所。他就不想想,这伙市民倒是爽了,多数市民只好继续饮用别人的“洗澡水”。
有句话说得好:当人们开始感觉到受限制和不舒服时,一般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真的失去自由;另一种则意味着素质的提高。在一个法治国家,显然后者的意义要多些。还有,几乎所有的禁令都具备一个特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也就是从前所说的“少数服从多数”。对那些抱怨“不自由”的人,我想举个例子,按说家庭该是最自由的空间了吧?其实也有许多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禁令”存在。比如您肯定不会随意朝客厅地毯上吐痰,这实际上是对自己实施了“禁痰令”。还有,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或撒谎,这等于颁布了“禁谎令”。还有,不点长明灯,不放长流水,不在卧室里喷云吐雾……还有,您绝对不会用桶装矿泉水洗脚——这些靠的都是自我约束力。然而,当这个简单的自我约束力移到公共场合后,有些人竟会觉得碍手碍脚!据说,在号称“自由世界”的美国,假如庭院里的草坪没有及时修剪,警察会找上门来。下雪天没及时扫除门前雪,致使路人不慎摔倒,业主要付一大笔罚款。对这些条条框框,很多美国人的体会是“不自由”,但他们还有一种回答——“习惯了”。这就是说,当一个人习惯于在禁令下享受生活,不仅说明他具备一流的适应能力,更说明他已经跻身现代文明。
随心所欲的念头,人人都曾有过;但随心所欲的世界,至今没能诞生。既然登楼时您不会埋怨护栏,乘飞机不怪罪安全带碍事,那么就该明白一个道理:必要的约束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自由空间,这个空间属于你和别人。形象地说,合理合法的禁令就像“鞋带”,表面上看系鞋带挺麻烦,不如趿拉着拖鞋舒服。可是,一个健康社会要跑长路,就必须把“鞋带”系得牢而又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