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今报6月6日第十版报道:入夏以来,不少郑州市民反映,最近在超市里很难买到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5月29日,记者来到几个大超市,都没有找到这种光明纯牛奶。超市工作人员都说,这种牛奶进入夏季就要撤柜,而撤柜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容易臭。
记者在这种光明纯牛奶的包装上清清楚楚地看到,常温保存30天,这样的保鲜期并不算短,为什么要在入夏时匆匆撤柜呢?对于这个疑问,光明牛奶的厂家促销员没有正面回答,但却提醒记者最好别买这种光明纯牛奶,给出的理由是:“奶质特别稀”。
一位厂家促销人员无意中透露:撤柜之后都返厂了。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那些返厂牛奶没有被销毁,都露天放着,很多都被太阳晒坏了,然后这些变质牛奶又重新拿去生产了。
经济生活频道(河南电视台)记者笙民乔装改扮,经过6天的明查暗访,终于为我们揭开了一个牛奶生产的黑幕。
记者乔装发现黑幕
5月30日早上7点左右,记者经人介绍,来到位于郑州市秦岭路北段的一家工厂应聘散工,一进门记者就看到,数千件光明牛奶露天堆放,虽然这些牛奶都还没有拆箱,但都沾满了尘土,有些箱子已经破损腐烂,周围苍蝇横飞。其他散工告诉记者,那些露天堆放的光明牛奶,都是过期没人要而返厂的。
上午9时许,当上散工的记者和其他散工一起把那些露天堆放的光明牛奶搬进一个车间开始拆箱。纸箱刚被拆开,整个房间立刻弥漫一股恶臭。成堆的软袋牛奶被放在地上,有人不时用脚把堆积的软袋牛奶拨到划奶工手边,这些工序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划奶工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拆箱,划开奶袋,把牛奶倒进大桶,为回奶工序准备奶原料。从包装袋上看,这些牛奶早已过期。
这些混合着各种污染物的变质牛奶装满一大桶之后,就被推进了车间,每桶大概有100多斤重,工人用管子把这些牛奶都吸进一个被称为回奶罐的金属容器里。工人们边干边说:“不兑好奶了,不兑了。”
记者看到,这个车间一共有4个回奶罐,总容量是32吨。记者在生产线上看到几张白色卡片,上面清楚地写着“光明回奶”的字样。这儿的工人告诉记者,回奶生产一般都晚上进行。
在正门口,记者看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这个厂和光明乳业究竟是什么关系?记者电话联系了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对方告诉记者,2003年12月15日,光明乳业兼并郑州山盟乳业成立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是光明乳业在郑州唯一的子公司。
追踪送货车
6月1日,国际牛奶日,记者再次来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厂区内灯火通明,放置回奶罐 的车间里不断有人员走动,回奶生产线则机器轰鸣,几名工人正在包装刚刚下线的产品。车间外,工人们正在忙着装车。
6月2日凌晨零时许,货车驶出光明山盟厂区,向郑州市西区方向开去,记者特意留心了这辆没有标明光明山盟字样的货车车牌号:豫AA7931。
零点20分,这辆货车在郑州市工人路路边停了下来开始卸货。
记者看到,车上装的是满满一车乳制品,从所用的简易包装箱上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塑料软袋包装的乳制品,而接收这些乳制品的商铺,门上十分明显地写着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的字样。
凌晨1点左右,送货车又来到陇海路上第二个送货点,这里仍然是一家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经过一路跟踪,记者证实,从回奶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都被送到了光明山盟的配送中心。
6月2日中午,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郑州市天明路上的这家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在这里销售的正是记者在回奶车间里见到的那些塑料软袋乳制品,包括光明纯牛奶、光明心爽酸酸乳、山盟纯牛奶以及山盟酸牛奶,当记者表示要购买时,商店老板两次拿给记者的竟然都是过期产品。
商店老板向记者解释,这些过期牛奶是还没有来得及返厂的,他们是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签约配送站,公司生产的塑料软袋牛奶主要就在他们这里销售。
厂家严重违规
那么牛奶的加工和生产是否允许使用这种过期变质的回奶呢?用回奶加工成的乳产品品质是否还能有保证呢?记者咨询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被告知使用过期变质的回奶加工成乳产品是绝对不允许的,应联系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处。
截至记者发稿,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回奶生产线仍然在继续生产。
光明董事长王佳芬:不可能加工过期奶 管理有问题
昨晚8点35分,《每日经济新闻》拨通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的手机,就“光明被指加工回奶事件”对她进行了专访。
《每日经济新闻》:请问您有没有看过河南电视台关于光明乳业生产回奶的报道?
王佳芬:昨天(6月6日)就看到了。我们已从上海派人到郑州进行调查,这个事情不存在,光明不可能做这个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那条生产线是否还在生产?
王佳芬:还在生产。
《每日经济新闻》:为什么要将过期奶返厂加工呢?
王佳芬:不是过期奶,是没有出厂的奶。这些奶堆在外面场地上进行处理。(话音一顿)这里面在管理上有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河南光明工厂中的回奶罐是做什么用的呢?
王佳芬:乳品厂都有回奶罐,每个乳品厂都有。
《每日经济新闻》:是光明的每个乳品厂都有还是全国乳品行业都这样?
王佳芬:全国的乳品生产企业都有回奶罐。
《每日经济新闻》:那回奶罐是用来干嘛的呢?
王佳芬:当天没有处理好的奶,就放进回奶罐,第二天再处理。
《每日经济新闻》:怎么处理呢?再生产包装?
王佳芬:这个技术问题,你还是问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比较好,她可以详细向你介绍。
《每日经济新闻》:河南电视台的那些图片显示的有苍蝇,甚至生蛆的奶。为什么要往这些奶里面兑好奶?
王佳芬:这个不是事实。你可以到上海厂来参观,根本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
《每日经济新闻》:河南电视台那个报道中,有工人一边干一边说:“不兑好奶了,不兑了”。这是为什么呢?
王佳芬:那是河南电视台的记者写的,我没有看到工人这样说。这个话不代表光明。
《每日经济新闻》:如您所言,上海工厂生产的光明奶是没有问题的。那么,2003年底,光明为什么要兼并郑州的山盟乳业奶厂呢?
王佳芬:是他们希望我们兼并的。这个厂原来有不少问题,后来他们用一年时间做好资产清理等工作后,我们才正式兼并的。
《每日经济新闻》:兼并后,上海光明总部有没有派人过去管理呢?
王佳芬:这个厂的管理层全部是原班人马。我们没有派人去。
《每日经济新闻》:你们是怎么管理这个厂呢?
王佳芬:我们有流程,通过会议、ERP等形式,进行信息管理。
《每日经济新闻》:然后呢?
王佳芬:还有董事会,光明是大股东,持有60%的股份,管理层持有10%,另外30%由河南当地的一家公司持有。
《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是光明的吗?
王佳芬:董事长是我们光明的。
《每日经济新闻》:对于这个事情,怎么善后呢?
王佳芬:我们已经公布了《告消费者书》,请广大消费者放心。同时我们也恳请媒体和广大消费者进行监督。我们河南这个厂现在仍在生产,仍有新的订单。
《每日经济新闻》:上海的消费者很关注这个事情。
王佳芬:是的,上海消费者很相信光明。光明奶的质量是有口皆碑的,我们为什么要生产回奶呢?毫无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