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月3日北京水价调整听证会的召开,水价见涨已成定局,节水产品日益引起老百姓的关注。
早在2003年,建设部就要求所有新建、改建、扩建房屋,要采用经过认证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各单位现有房屋使用的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要在2005年以前全部更换为节水型器具。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仅有9家企业的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产品通过认证,只占同类产品总产量的10%左右。
据最近一次卫生洁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1.4%,到底有多少产品能够达到《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的要求不得而知。
节水产品跑冒滴漏
记得几年前,在一个号召市民节约用水的节日里,北京市部分领导亲自把节水型水龙头送到了一些普通市民家里。那几天,节水龙头在北京很是风光了一把,许多人都以为,从此我们就要全部改用节水龙头了。可一阵热闹之后,生活依旧,水龙头依旧,甚至有记者发现,就是那些被市领导送到家里的节水龙头也被闲置在柜子里。其实,在我国,号召使用节水产品已经有至少20年的历史了,据业内人士说,是从1984年治理水龙头跑、冒、滴、漏问题开始的。但是,这么多年了,节水产品的处境却没见好转——过去是政府大力提倡,百姓置之不理;现在是政府推出各种措施推广,百姓“想说爱你不容易”。情况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日前,记者走访了几位专家和北京的几家建材市场。
谁都知道水价要涨,在这当口,用上节水型的产品无疑是个聪明人。老百姓想到了,商家更是心知肚明,可毕竟真正能达到节水效果的产品还太少,商机又不可失,那就只好冒充了。在记者的采访中发现,5个卖水龙头的销售人员,有3位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节水性能特别好。待记者细问节水的原理时,他们又都变得支支吾吾,有一位干脆说,现在大家都打这张牌,我不打行吗?
其实,冒充节水,对于一些水龙头产品销售商们来讲还只是“冰山一角”。据业内人士透露,事实上,在我国一些地区的市场上,至少有50%的水龙头产品是伪劣产品,甚至还有许多产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原料。再比如坐便器产品,1999年,我国明令从2000年12月1日起,在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洗用水量在9升水以上的坐便器,推广使用一次用水量不大于6升水的节水型坐便器。于是,许多厂家打起了“节水”的旗号,可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产品并不能达到要求。据最近一次卫生洁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坐便器产品抽样合格率仅为51.4%。另有专家指出,坐便器的节水要求除用水量不能超过6升外,还包括要具有隔臭功能,一次冲刷能将污物冲出去5米远的距离等综合性能。虽然目前我国市场的节水产品不少,但是由于整体设计和调试还普遍存在问题,所以,许多国产节水产品质量不过关。还有一个数字更令人咋舌,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卫生洁具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偏低,甚至我国最大的一家卫生洁具生产企业的产品也只有80%能够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也就是一般意义上讲的质量合格。为数众多的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
真正的节水产品价格高昂,难觅知音。部分节水产品名不副实以及大量伪劣产品的存在本来就已经使许多消费者对节水产品望而却步了,而真正可以信赖的节水产品由于价格高昂,也使得消费者左右为难。据业内人士介绍,水龙头的节水性能不仅对开关部分的使用寿命、高压密封性和低压密封性有明确的要求,而且,要求水嘴出水量要控制在0.15升/秒,比传统水龙头的0.3升/秒减少了一半。如果能达到这些要求,并且使用质量上乘的原材料,那么,一个水龙头的成本至少要在8元左右。但是,如今市场上成本价只有两三元钱的水龙头比比皆是。而坐便器、淋浴器等产品的差价则更是巨大。
因此,有关专家认为,推广节水产品,价格是主要障碍,目前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从政策上加强引导,比如提高水价,除此以外,在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的同时,更要鼓励节水产品的生产,让人们能买得起节水产品,也逐渐习惯使用节水产品。
多龙治水累了认证
记者在北京一些建材市场采访时发现,一些所谓的“节水产品”拥有五花八门的质量认证证书,甚至是假冒的认证证书。近一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认识到,说“产品通过了认证”能够提高产品的可信度,于是,在市场里他们都把各种认证证书放在很醒目的位置。普通消费者只要看到了有“认证”二字一般就会信以为真。可内行人看去各种蹊跷便暴露无遗。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真正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证书,还能看到由某某基金会、某某委员会、某某协会颁发的证书。证书上的内容更是热闹,有的强调是“特别卫生的陶瓷”,有的说是“绿色环保产品”,有的是“高温无菌陶瓷”等等。而据国家认监委有关人士解释,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只有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第三方机构并且具备认监委批准成立的认证机构才能够从事认证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组织或协会发布了一些认定、标志等,这些都是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只有认证机构发布的标识才是正规的。
事实上,我国的节水认证工作始于2002年。
2000年,原国家经贸委与建设部、水利部等6部门在联合发布《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的管理机制。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发布《工业节水“十五”规划》,要求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重要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整顿节水产品市场。2002年,建设部发布《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同年底,我国正式开展节水产品自愿性认证工作,第一批开展节水认证的产品是坐便器、水嘴(水龙头)、便器冲洗阀和淋浴器等四类产品。
这项工作到底开展得怎样了呢?记者日前采访了中标认证中心有关专家。
据介绍,在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公布的2003年卫生洁具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全部产品的合格率只有51.4%,而获得认证的产品则全部合格。国家质检总局在抽检报告中明确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前卫生洁具通过节水认证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获得认证的节水产品在政府部门的声誉也日渐提高。今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部门的节水办纷纷向使用单位推荐获得认证的产品。另外,这项认证也逐渐得到了企业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密切关注,一些知名企业加入了节水产品认证行列。
节水产品认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开展这项工作的难度还非常大。
首先,目前在我国,不仅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水利部等多个部门分管节水工作,而且在许多地方还设有两个分属于不同部门的节水办公室。这种“多龙治水”的局面不仅影响了我国水资源的综合治理,而且无形中给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平添许多麻烦,使认证机构对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发展方向的主管部门是谁、鼓励哪些产业去发展等问题不甚明了。据说,认证机构每到一个地方去开展工作,都需要同水利厅、建设厅、经贸委、计委、节水办等5个部门打交道。
其次,对于企业来讲,由于各个部门和各种中介组织都有自己的“主张”,有自己的评价方式,他们就只能疲于应付各种评比、备案、认定,反而对规范的认证工作采取观望的态度。节水认证开展以来,全国只有9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了这项自愿性认证,而实际的企业数量保守估计也有2000多家。
第三,第一批实行节水产品认证的4种产品整体生产水平低,卫生洁具产品的国家标准是1999年发布的,但是,直到去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也只有51.4%,基本的生产标准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通过认证了。据了解,中标认证中心在开展这项认证过程中,有30%的申请企业因为不能达到节水标准而被淘汰,淋浴器产品的组成部分花洒,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的产品能够获得认证。其实,早在2002年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发布的《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中,就已经指出了我国生产节水器具方面存在的问题:设施和器具设备建设生产(即节水产业)本身存在一些缺陷,许多产品相比之下质量稳定性差,价格偏高,甚至一些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等,影响了节水产品的发展。第四,至今还有部分企业对《节水型生活器具标准》不甚明了,甚至在卫生洁具生产企业集中的广东,许多企业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标准。另外,一品多标、地方保护等问题也成为节水认证顺利开展的阻碍。
好事好办推进认证
今年5月,第二批《国家实施节水认证的产品目录》对外公布,涉及到工业、农业、城镇生活服务业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等领域的58类节水产品被收录在内。有业内人士评价说,这是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力度的结果。
据了解,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提出,2004年至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主要采取6项措施以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其中第二项提到:我国今后要扩大节能节水产品认证范围,建立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把好市场准入关。这个文件成为开展工作的政策导向和强力支持。另外,目前相关部委正在积极推动和鼓励生产、销售、使用节水产品(设备),并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如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给予税收优惠等。目前国家已出台和拟出台一批政策推动节水产品认证工作,如:节水认证产品列入《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目录》优惠范围;节水产品认证纳入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的评选条件;节水产品认证将作为政府采购的依据;《实施节水认证的产品目录》将作为国家实行财税优惠的基础。
节水产品本身良好的发展前景也使得认证工作前途一片光明。比如卫生陶瓷领域。据业界人士介绍,近年来我国卫生陶瓷的出口形势十分喜人,预计今年卫生陶瓷出口可超过1500万件,出口创汇可达到6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从北京传出的消息则更令人振奋,从现在开始,为了参与奥运会接待工作,北京市800家星级饭店将进行节能改造,91%的饭店表示将在改造工程中批量采购节能产品,预计此项改造所产生的市场需求达100亿元以上。获得认证的产品无疑将成为采购首选。
相关链接1
我国水资源短缺
我国水资源短缺首先表现为人均水资源少,不足22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目前,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其中灌区缺水约300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2000万公顷,年均减产粮食200多亿公斤;城市、工业年缺水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2000年全国663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同年我国北方地区发生大面积干旱,粮食损失约600亿公斤,减产量相当于近年平均年总产量的11%。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6座城市已经发生水危机或出现供水紧张状况。北方河流断流情况加剧,尤以黄河下游最为严重。
据估计,我国人口在2030年前后将达到16亿,那时,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立方米,到21世纪中叶,我国的用水可能接近可利用量的极限值。
相关链接2
节水产品定义、分类及确定原则
节水产品指在社会使用中与同类产品或完成相同功能的产品相比,具备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防止水非预期使用、能替代传统水资源等特性的产品。其中,直接节水产品,指直接消耗水资源来实现某种特定功能或完成服务的节水产品。间接节水产品,指在使用过程中自身不消耗水资源或少消耗水资源,但能促使运用该产品的系统或设施降低水资源消耗的节水产品。替代传统水资源的节水产品,指非传统水资源资源化和直接使用非传统水资源完成常规相同功能的产品。
节水产品分为工业节水产品、农业节水产品、城镇生活(服务业)节水产品和非传统水资源利用产品4大类。
节水产品确定的原则为: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产品,如节水坐便器、高效水力发电机、滴灌设备等;可减少水资源损失、防止污染的产品,如阀门、管道、水嘴等;替代用水的产品,如风冷产品、非水解冻设备等;利用非传统水资源的产品,如海水淡化设备、各种膜材料等;高效化学品,如冷却水的高效处理药剂、保水材料、高效洗衣粉等;用于监视和测量水资源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