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浙江检验检疫局创新机制力保蔬菜出口增势强劲纪实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我们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很强,别人不敢出货的时候,恰好是我们赚钱的好时机。”杭州展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去年同期仅为600美元/吨的新鲜大葱,今年3月由于中国供货商迅速减少,价格飚升至1920美元/吨,输日新鲜大葱每个集装箱净利润达12万元人民币。在那一个月,展宏的利润达到了100多万元人民币,比全年的利润还多。

  浙江农产品企业之所以能在对日出口的风口浪尖上险中求胜,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浙江检验检疫局不断创新监管机制,给蔬菜出口加上了三把“安全锁”,真正实现了“管得住、管得好”。

  第一把锁:基地备案制度严把源头关

  为了从源头保证出口蔬菜质量安全,早在2002年浙江局就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口蔬菜基地备案管理模式,要求出口蔬菜必须来自经备案的基地,并对企业提出备案申请的基地进行考核,合格的给予备案。

  同时,为了确保蔬菜种植基地备案工作落到实处,浙江局还对出口蔬菜备案种植基地实施动态监管体系,每季度更新一次,并汇总上报国家质检总局。

  2007年,浙江局辖区出口蔬菜批次、重量和货值分别达8160批、130164吨和11651万美元,主要输往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国家和东南亚、我国香港、我国台湾等地区,出口金额列全国第三。

  第二把锁:农残风险评价严把质量关

  严格的农药残留监控是浙江局为保障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的另一把锁。日本是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针对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浙江局开展高风险出口蔬菜农药残留风险分析评估工作,编印出版了《出口蔬菜农药残留控制实用手册》。这本手册已经免费发放给辖区内出口蔬菜生产加工企业和植保人员,对企业实施了有效的指导和服务,降低了出口蔬菜的风险。

  为了摸清出口蔬菜上使用或可能被污染的各种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情况,为日常出口蔬菜残留检测提供有利参考,浙江局2007年共对毛豆、西兰花、辣椒、胡萝卜、洋葱、芦笋、甘蓝、胡萝卜、西红柿、食用菌类、脱水大蒜等18种(类)植物产品抽取残留监控样品279份,残留监控基本涵盖了辖区所有的出口蔬菜。

  通过残留监控,浙江局基本掌握了各类蔬菜的风险等级。高风险蔬菜主要为各种豆类、辣椒、脱水蔬菜、香菇等,从中检出的农药及有毒有害物质种类较多,风险较高,而绿花菜、洋葱、胡萝卜、青梗菜、油菜花和甘蓝中检出的残留物质较少或几乎没有,风险相对较低。

  浙江局对出口蔬菜进行农残风险等级评价,并据此检测,不仅实现了科学检验,也大大提高了检验检疫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三把锁:创新机制形成长效监管

  浙江的自然环境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500亩连片以上的土地只占一小部分。片区之间由于种植不同的作物,容易产生间接农药污染。再加上目前,浙江很多出口蔬菜基中,地不少企业常常只承包种植一季作物,生产企业对前茬作物没有控制权。以前企业种植什么,用了那些辅助“材料”,土壤中是否存在农残和有毒有害物质很难判断,存在一定风险。

  针对这些问题,浙江检验检疫部门创新监管方式,一方面对蔬菜种植基地日常监管中加强种植前土壤及水样等农残和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确保源头管理;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联系和合作,共同研究和应对整个内外贸种植基地“大气候”环境下的管理,提高整体水平。目前,在金华的磐安县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示范区,由当地政府主导,检验检疫部门参与的食用菌办公室制订出台了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401《无公害鲜香菇》。此外,磐安县人民政府每年初都召开一次由基地、重点户、县农业龙头企业和检验检疫人员参加的食用菌工作会议,重点讨论如何推广优质种植、种植基地标准化等问题。

作者:刘佳 武扬 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8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