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查询网-电话:010-62993931

保山烤烟:标准化带动产业化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查看评论
 

  云南保山市烤烟种植综合标准化示范项目因实施区域广泛、推广力度巨大、实施效果显著而以92.8分的高分顺利通过了国家级专家验收组的考核验收,填补了云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在州市级大范围内推广实施的空白。

  据介绍,保山烤烟标准化示范项目4方面的创新得到了专家们的肯定。一是以点代面区域广泛,种植综合标准由最初在隆阳区、施甸县实施扩大到了在全市范围内所有烟区统一推广实施;二是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有所创新,实现了植被恢复、水土保持,100%揭膜培土,100%清除烟杆、废膜等杂物,100%配方测土施肥,并推广烟地轮作制度;三是用工业化的理念改进育苗技术。实现100%漂浮育苗,集中育苗,统一供苗;四是推广催芽包衣种达100%,远远超过全省仅40%使用率的平均水平。

  保山市隆阳区、施甸县烤烟标准化示范区是全国第4批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04年开始实施。几年来,市烟草公司在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有力配合下,超额完成了示范区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示范效果。据了解,2006年示范区轮作面积达到86.27%,较轮作前的45.7%提高了40.57个百分点;举办各种培训会议1991次,培训人次达50多万人次,并辐射带动了腾冲县、昌宁县、龙陵县的40502户农户。通过示范区建设,保山烤烟产品质量整体水平得到稳步提高。2006年示范区单产达到每公顷2079.3千克,较2003年增加了425.5千克,增幅达25.7%;示范区烟农年总收入由2003年的11008万元增加到19803万元,平均每公顷增加收入8083元;烟草税收则由2003年的2428万元增加到4356万元,增加了1.79倍。

  在示范区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得到很大改善。示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道路、水利条件的改善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力推进标准化烤房建设,推广“以煤代柴”,有效促进了示范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示范区的建设,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烟水平和农业生产水平,在烤烟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及建设新农村工作中都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标准的贯彻实施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保山市烟草公司总经理何伟说。保山市在贯彻执行烤烟标准的过程中,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和实施规范,使保山烤烟的产量和质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国内名优卷烟产品采用保山烤烟的比例不断增大,保山烤烟已初步确立了在全国名优烤烟中的地位。何伟说,在2007年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保山烤烟仍然圆满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这是坚决贯彻执行好《保山市烤烟种植综合标准》的结果。保山市质量技监局局长杨春庆认为保山农业标准化的成功经验为今后保山的农业标准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

  据了解,《保山市烤烟种植综合标准》还被纳入了各级政府、烟草企业和烟农的考核评价体系,成了全市各级干部、烟草职工和30万烟农的行为准则。随着烤烟种植标准化的推进,保山已经成为云南乃至全国最重要的优质烟区之一。
作者:傅小冰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8年04月24日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用户信息中心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项目!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管理登录
Copyright ©2010 - 2015 北京中标金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010-629939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专家国际公馆5-20室
备案编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8867号 京ICP备09034504号 新出发京零字第海1403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