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合作对地方经济发展、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是机遇也是挑战。对出入境检验检疫而言,双边之间的检验检疫合作,特别是大物流趋势下的通关便捷化、认证认可、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以及复杂的疫情疫病防范等问题,不可避免呈现出新情况、新特点和新变化,要求检验检疫部门深入研究和探讨,并采取有力措施,适时、有效、积极地应对,才能适应区域经济、自由贸易区发展的需要。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广西检验检疫局局长黄涛。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第三次领导人会议3月31日在老挝万象举行,各国领导人围绕加强联系性、提升竞争力、增强大家庭意识的主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此次会议的举行,使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再度升温。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的大范围快速流动。
黄涛局长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和周边国家的人类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状况,广西、云南边境口岸检验检疫工作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包括边境线长,无天然屏障,人员往来频繁;边境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边境口岸贸易以边贸为主,出入境货物种类繁多,以农副产品为主,而且批次多、批量小、货值低等。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些边境口岸地区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人类传染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还比较多见,经往来人员、携带物、货物交易等途径导致传染病和病媒生物传入的风险较大。
近几年,在对东盟国家输入中国的货物和物品进行检验检疫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发现存在有毒有害物质传入的风险,而其中以食品农产品带入的风险对人体影响最直接也最大。由于东盟国家大都是发展中国家,输入中国的食品大多数又是初加工品,检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发布的不合格进口食品警示通报中,涉及东盟国家的有6个,而且有4个被列入前10位。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经贸往来和人员交往日益增多,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日趋严重。东盟国家地处热带,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似,人们的生活习性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很多传染病极易在东盟国家间传播蔓延。区域经济区的建设,双方在经贸、旅游等方面的人员来往更为频繁,传染病的传入风险也日益加大。
记者获悉,中国与越南3月30日在老挝万象签署了《加强跨境运输合作协议谅解备忘录》,把南宁-河内经济走廊和中越边境友谊关跨国口岸纳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跨境运输协议框架。这项协议的签署是《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逐步实施的一个具体体现。迄今,该协定已涉及次区域内的11条大通道以及16对边境口岸,正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日益重要的作用。
老挝、泰国、越南于1999年11月签署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2001年至2003年,柬埔寨、中国和缅甸也先后加入这一协定。此后6国逐步完成了协定全部17个技术附件和3个议定书的谈判和签署工作。
就检验检疫如何服务区域经济的建设,黄涛局长说,首先,要建立中国-东盟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监控体系,通过与东盟各国开展合作与交流,促进和规范边贸和自贸区域内贸易的发展。其次,要建立中国与东盟接壤国家口岸人类传染病监控体系。针对边境口岸所面临的公共卫生风险,同时又避免对国际交通和贸易造成不必要干扰的适当方式,预防、抵御和控制疾病在国际间传播。同时,要建立中国与东盟国家口岸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出入境口岸抵御动植物疫病疫情传入传出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能力。第三,要建立中国-东盟检验检疫认证认可合作机制,使自贸区成员国的产品、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推动自贸区经济环境与国际接轨,完善自贸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实现互惠互利、互相促进,逐步走向真正融合的必然选择。
同时,要建立中国-东盟检验检疫信息体系。当重大疫情出现时,有关国家能及时启动预警机制,并通过国际合作,做到早预防、早控制、早扑灭。要调整和完善中国-东盟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立适应自由贸易区发展,运用现代科技信息、网络手段,以建设电子口岸和国际陆路大通道为主体,立足于优化管理,简化手续,减少货物、人员交通工具滞留时间,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高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效率和通关速度。
大湄公河次区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地区实际的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的法律文件。根据协定,次区域6国跨境客货运输将逐步享受到交通、海关、质检和边检部门在口岸实施的单一窗口和一站式联检服务,使运输更加便利,从而促进6国间的经贸发展和人员往来。
新闻资料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于1992年由亚洲开发银行发起,涉及流域内的6个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旨在通过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建立在平等、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互利合作、联合自强的机制,也是一个通过加强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的机制。该区域总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项目为主导,根据区域内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自合作机制启动以来,各国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跨境贸易与投资、私营部门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五大战略重点加强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截至2007年底,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内,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旅游、贸易便利化与投资九大领域共开展180个合作项目,其中投资项目34个,总投资达98.7亿美元,技术援助项目146个,涉及资金1.66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次区域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合作有领导人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和工作组四级组织结构,秘书处职能由亚行行使。领导人会议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高决策机构,每三年召开一次,各成员国按照国名字母顺序轮流主办。部长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下设专题论坛和工作组。
大湄公河次区域其他国家都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与中国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中国历来重视巩固和发展与次区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近年来,中国与各国的高层交往十分频繁,人员往来不断增加,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社会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各领域合作逐渐拓展和深化。